字 | 税 |
释义 | 税 《説文》:「税,租也。从禾,兑聲。」 (一)shuì 《廣韻》舒芮切,去祭書。月部。 ①田赋。《説文·禾部》:「税,租也。」《六書故·植物二》:「税,田賦也。」《老子》第七十五章:「民之饑,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饑。」《漢書·刑法志》:「有税有賦,税以足食,賦以足兵。」顔師古注:「税,田租也。」 ②泛指一切赋税。《六書故·植物二》:「税,凡賦取者皆曰税。」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泰部》:「税,税有三:《孟子》『粟米之征』,即《周禮·旅師》之『鋤粟』,此田税也;『力役之征』,即《周禮·鄉大夫》之『辨其可任者……皆征之』,此丁税也;『布縷之征』,即《周禮·太宰》之『嬪貢』,此宅税也。……後世有關税、牙税、契税及蘆課、茶課、礦課之類,亦税也。」《漢書·食貨志上》:「税謂……工商衡虞之入也。」顔師古注:「工、商、衡、虞雖不墾殖,亦取其税者,工有技巧之作,商有行販之利,衡虞取山澤之材産也。」唐柳宗元《田家三首》之二:「蠶絲盡輸税,機杼空倚壁。」鲁迅《呐喊·故乡》:「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③征收或交纳赋税。《廣韻·祭韻》:「税,歛也。」《韓非子·顯學》:「夫吏之所税,耕者也。」《穀梁傳·宣公十五年》:「(初税畝)初者,始也。古者什一,藉而不税。」唐王建《汴路即事》:「草市迎江貨,津橋税海商。」又指征调劳力。唐張籍《洛陽行》:「御門空鎖五十年,税彼農夫修玉殿。」 ④租赁。唐薛調《劉無雙傳》:「(王)仙客税屋與(塞)鴻、(採)蘋居。」唐白行簡《李娃傳》:「聞茲地有隙院,願税以居,信乎?」明袁宏道《相逢行》:「税地植桃花,十樹九樹死。」《聊齋志異·俠女》:「對户舊有空第,一老嫗及少女,税居其中。」 ⑤买卖。明袁宏道《月夜歸來與長孺道舊》:「算酒休論石,税花莫計池。」原注:「都人市花者,以一方為一池。」 ⑥借贷。唐佚名《濟瀆廟北海壇祭器碑》:「二所祭器凡百有二十二事,至時請於上寮,轉轂入洛,去來三百餘里,仍以税緡酬之。」王昶案:「貸與假同義,貰與税聲近,俗因相沿以假貸為税。碑所稱『税緍』,謂以緡錢償其假物之資也。」 ⑦利息。《後漢書·桓譚傳》:「今富商大賈,多放錢貸,中家子弟,為之保入,趨走與臣僕等勤,收税與封君比入。」李賢注:「收税謂舉錢輸息利也。」 ⑧舍。也作「説」。《爾雅·釋詁下》:「税,舍也。」郝懿行義疏:「舍有二義,亦有二音。」 ⑨以物赠人。《古今韻會舉要·霽韻》:「税,以物遺人曰税。」《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辟陽侯乃奉百金往税,列侯貴人以辟陽侯故,往税凡五百金。」《禮記·檀弓上》:「未仕者不敢税人,如税人則以父兄之命。」鄭玄注:「税,謂遺於人。」陸德明釋文:「税,謂以物遺人也。」 ⑩通「繐(suì)」。稀疏的细布,古代丧服所用。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泰部》:「税,叚借為繐。」《左傳·襄公二十七年》:「公喪之,如税服終身。」杜預注:「税即繐也。喪服繐縗裳,縷細而希。」 ⑪通「悦(yuè)」。和悦。《史記·禮書》:「凡禮始乎脱,成乎文,終乎税。」裴駰集解引徐廣曰:「一作悦。」司馬貞索隱:「言禮終卒和悦人情也。」 ⑫姓。《廣韻·祭韻》:「税,姓。」《通志·氏族略五》:「税氏,盛弘之《荆州記》云:『建平信陵縣有税氏。』……望出河間。宋税挺,登進士第。」 (二)tuō 《集韻》他括切,入末透。 通「捝(脱)」。也作「説」。《集韻·末韻》:「捝,《説文》:『解捝也。』或作税。」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泰部》:「税,叚借為捝。」 (三)tuì 《集韻》吐外切,去泰透。 ①古代丧礼规定的追服。《禮記·檀弓上》:「小功不税。」鄭玄注:「日月已過,乃聞喪而服曰税。」又《喪服小記》:「生不及祖父母諸父昆弟,而父税喪,己則否。」鄭玄注:「税讀如『無禮則税之』之税。税喪者,喪與服不相當也。」孔穎達疏:「税之,謂追服也。」 ②改变。《禮記·服問》:「緦之麻,不變小功之葛;小功之麻,不變大功之葛,以有本為税。」鄭玄注:「税,亦變易也。」 (四)tuàn 《集韻》吐玩切,去换透。 通「褖」。镶有赤边的黑色衣裳。《集韻·换韻》:「褖,黑衣,王后之服。或作税。」《禮記·雜記上》:「子羔之襲也,繭衣裳,與税衣、緟袡為一。」鄭玄注:「税衣,若玄端而連衣裳者也。」孔穎達疏:「税,謂黑衣也。」又《喪大記》:「士妻以税衣。」孔穎達疏:「税衣,六衣之下也。」又《玉藻》「士褖衣」漢鄭玄注:「褖或作税。」孔穎達疏:「鄭注《士喪禮》云『褖之言緣』,黑衣裳以赤緣之。」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