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儅 |
释义 | 儅 (一)dāng 《廣韻》都郎切,平唐端。 ①止。《廣韻·唐韻》:「儅,止也。」 ②同「當」。《正字通·人部》:「儅,俗當字。」明張基《閤門使劉仲璟遇恩録》:「那三箇是舍人的伴儅。」清黄宗羲《東廬記》:「顧有志當世者,本以計數為家儅。」 (二)dàng 《廣韻》丁浪切,去宕端。 ①不中。《廣韻·宕韻》:「儅,不中。」 ②了。《集韻·宕韻》:「儅,了也。」 ③正中。《字彙·人部》:「儅,正中。」 (三)tǎng 《龍龕手鑑》他朗反。 〔倜儅〕洒脱;不拘束。《龍龕手鑑·人部》:「儅,倜儅,不羈。」《敦煌變文集·維摩詰講經文》:「萬千萬千皆倜儅,勢似滄海排巨浪。」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