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條 |
释义 | 條〔条〕 《説文》:「條,小枝也。从木,攸聲。」 (一)tiáo 《廣韻》徒聊切,平蕭定。幽部。 ①小枝;树木细长的枝条。《説文·木部》:「條,小枝也。」《詩·周南·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條枚。」毛傳:「枝曰條,幹曰枚。」唐李白《折楊柳》:「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明袁宏道《答蹇督撫》:「庭前玉樹,寧借蘂于凡條。」 ②泛称一般长条形物体。北周庾信《七夕賦》:「縷條緊而貫矩,針鼻細而穿中。」徐珂《清稗類鈔·藝術類》:「操筆縱横,雖長條巨幅,俄頃之間,淋漓殆遍。」又量词。南朝齊謝朓《詠兔絲詩》:「爛熳已萬條,連綿復一色。」鲁迅《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③长(cháng)。《書·禹貢》:「厥草惟繇,厥木惟條。」孔傳:「條,長也。」孔穎達疏:「言草茂而木長也。」《淮南子·詮言》:「故木之大者害其條,水之大者害其深。」 ④达,通达。《廣韻·蕭韻》:「條,貫也。」《周禮·春官·序》「鬯人」漢鄭玄注:「鬯穰秬為酒,芬香條暢於上下也。」《漢書·禮樂志》:「聲氣遠條鳳鳥鴹,神夕奄虞蓋孔享。」顔師古注:「條,達也。」 ⑤条理。如:井井有条。《書·盤庚上》:「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孔傳:「有條理而不亂也。」《素問·五常政大論》:「其政散,其令條舒。」王冰注:「條,直也,理也。」又分条书写;分条列举。《廣雅·釋詁四》:「條,書也。」《史記·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條上。」《資治通鑑·唐德宗興元元年》:「朕欲遣使宣慰,卿宜審細條流(疏)以聞。」胡三省注:「條,分也。」《金史·張亨傳》:「(亨)訪其利病,條為十三事以聞。」 ⑥条令;条款。《廣韻·蕭韻》:「條,教也。」《戰國策·秦策一》:「科條既備,民多偽態。」宋王安石《送吴仲純守儀真》:「久為漢吏知文法,當使淮人服教條。」《明成化説唱詞話叢刊·包龍圖斷曹國舅公案》:「是我皇親無道理,做了違條犯法人。」又作量词。如:三条意见;五条新闻。《漢書·刑法志》:「大辟四百九條,千八百八十二事。」 ⑦木名,即柚。《爾雅·釋木》:「柚,條。」郭璞注:「似橙實酢,生江南。」《埤雅·釋木》:「柚似橙而大於橘……一名條。《秦風》所謂『有條』即此也。」《詩·秦風·終南》:「終南何有?有條有梅。」一说为山榎,即山楸。《詩·秦風·終南》:「終南何有?有條有梅。」鄭玄箋:「條,音同槄。山榎也。」 ⑧通「絛(tāo)」。用丝线编成的带子。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孚部》:「條,叚借為絛。」《周禮·春官·巾車》:「條纓五就。」鄭玄注:「條,讀為絛。其樊及纓以絛絲飾之而五成。」 ⑨通「滌(dí)」。洗涤;清除。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孚部》:「條,叚借為滌。」《周禮·秋官·司寇》:「條狼氏下士六人。」鄭玄注:「杜子春云:『條,當為滌器之滌。』玄謂:滌,除也。」《易林·未濟之臨》:「拭爵條罍,炊食待之。」 ⑩古地名。在今山西省夏县西北。《史記·晋世家》:「(穆侯)七年,伐條。」裴駰集解引杜預曰:「條,晋地。」 ⑪姓。《古今姓氏書辯證·蕭韻》:「條,程祁作《姓氏譜》云:『條氏,商賢人之後是也。』」《左傳·定公四年》:「殷民六族:條氏、蕭氏……。」 (二)tiāo 《集韻》他雕切,平蕭透。幽部。 通「挑」。挑拣;挑取。《詩·豳風·七月》:「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馬瑞辰通釋:「條乃挑之叚借。」按:《玉篇·手部》:「挑,撥也。《詩》曰:蠶月挑桑。」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