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戉 |
释义 | 戉 《説文》:「戉,斧也。从戈,𠄌聲。」罗振玉《增訂殷虚書契考釋》:「戉字象形,非形聲。」 yuè 《廣韻》王伐切,入月云。月部。 ①古兵器,似大斧。后作「鉞」。《玉篇·戉部》:「戉,黄戉,以黄金飾斧也。又作鉞。」《廣韻·月韻》:「戉,《説文》曰:『大斧也。』《司馬法》曰:『夏執玄戉,殷執白戚……』又作鉞。」《書·牧誓》「王左杖黄鉞」唐陸德明釋文:「鉞音越,本又作戉。」 ②星名。也作「鉞」。《漢書·天文志》:「東井西曲星曰戉。」按:《史記·天官書》作「鉞」。 ③量词。古代长度单位。清俞正燮《癸巳類稿·記田名數》:「臺灣田,初以一丈二尺五寸為戉,周百戉為甲。後改六尺弓,二百四十弓為畝。」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