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负〕

《説文》:「負,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一曰受貸不償。」段玉裁注:「會意。」

fù 《廣韻》房久切,上有奉。之部。

①恃,凭仗。《説文·貝部》:「負,恃也。」《周禮·夏官·大司馬》:「負固不服,則侵之。」鄭玄注:「負,猶恃也。」《左傳·襄公十四年》:「昔人負恃其衆,貪於土地,逐我諸戎。」《北史·隋紀下》:「負其富强之資,思逞無厭之欲。」方志敏《可爱的中国》:「何况我正是一个血性自负的青年!」

②依,倚靠。《儀禮·士喪禮》:「授卜人龜,負東扉。」《孟子·盡心下》:「虎負嵎,莫之敢攖。」朱熹集注:「負,依也。」《禮記·孔子閒居》:「子夏蹶然而起,負牆而立。」

③以背载物。《釋名·釋姿容》:「負,背也,置項背也。」《玉篇·貝部》:「負,擔也,置之於背也。」《詩·大雅·生民》:「恒之穈芑,是任是負。」孔穎達疏:「以任、負異文,負在背,故任為抱。」《韓非子·喻老》:「王壽負書而行。」陸游《游昭牛圖》:「碓聲驚破五更夢,歲負玉粒輸官倉。」

④抱,怀抱。《荀子·不苟》:「故懷負石而赴河,是行之難為者也。」王先謙集解引王念孫曰:「負,抱也,謂抱石於懷中而赴河也。」《淮南子·説林》:「負子而登牆,謂之不祥。」高誘注:「負,抱也。」劉肅《大唐新語·剛正》:「恨不先打豎子腦破,而令混亂國經,吾負此恨。」

⑤担负,承担。《玉篇·貝部》:「負,擔也。」《書·大禹謨》:「負罪引慝。」《北史·魏收傳》:「能剛能柔,重可負也。」鲁迅《三闲集·辞顾颉刚教授令「候审」》:「尔时仆必到,以负应负之责。」

⑥所背负、所承担者。《穀梁傳·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调整税收,酌量减轻民负。」

⑦具有。李白《宣城送劉副使入秦》:「秉鉞有季公,凛然負英姿。」《徐霞客遊記·浙遊日記》:「聞余負遊癖,深夜篝燈瀹茗,為談遊日本事。」郭沫若《寄题广西勾漏洞》:「以来负盛名,洞天勾漏自天成。」

⑧蒙受,遭受。《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鄒陽客遊,以讒見禽,恐死而負累。」陳亮《又乙巳春書之一》:「負一世之謗,頽然未嘗自辯。」

⑨被,加。《管子·法禁》:「廢上之法制者,必負以恥。」尹知章注:「負,猶被也。廢法制者必被之以恥辱也。」《史記·黥布列傳》:「兵雖彊,天下負之以不義之名。」司馬貞索隱:「負,猶被也。以不義被其身。」

⑩违,背弃。《玉篇·貝部》:「負,違恩忘德也。」《類篇·貝部》:「負,違也。」《史記·匈奴列傳》:「明告諸吏,使無負約。」李白《白頭吟》:「古來得意不相負,祇今惟見青陵臺。」《古今小説·吴保安棄家贖友》:「今彼在生死之際,以性命托我,我何忍負之?」

⑪辜负。《古今韻會舉要·遇韻》:「負,孤負也。」《戰國策·齊策四》:「客果有能也,吾負之,未嘗見也。」李陵《答蘇武書》:「雖孤恩,亦負德。」刘伯坚《狱中月夜》:「空负梅关团圆月,囚门深锁窥不得。」

⑫战败。《孫子·謀攻》:「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資治通鑑·漢安帝永寧元年》:「今曹宗徒恥於前負,欲報雪匈奴。」胡三省注:「負,敗也。」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中国的存亡系于战争的胜负。」

⑬亏欠。《説文·貝部》:「負,受貸不償。」《漢書·鄧通傳》:「家尚負責(債)數鉅萬。」《後漢書·左雄傳》:「鄉部親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從政者,寬其負筭,增其秩禄。」李賢注:「負,欠也。」《晋書·袁耽傳》:「桓温少時,遊於博徒,資産俱盡,尚有負。」陸游《雜興》:「縱令酒負尋常債,也勝人求本分官。」

⑭赔。《睡虎地秦墓竹簡·秦律十八種·倉律》:「其不備,出者負之;其贏者,入之。」《韓非子·説林下》:「之富賈有監止子者,與人争買百金之璞玉,因佯失而毁之,負其百金。」王先慎集解引孫詒讓曰:「負其百金者,謂償其值百金。負猶後世言陪(賠)也。」《韓詩外傳》卷三:「夫奚不若子産之治,一年而負罰之過省,三年而刑殺之罪亡。」

⑮失。《戰國策·東周策》:「公負令與彊戰。」鮑彪注:「負,猶失也。」《後漢書·馮衍傳》:「破軍殘衆,無補於主,身死之日,負義於時。」李賢注:「負,猶失也。」

⑯忧虑。《後漢書·章帝紀》:「自牛疫已來,穀食連少,良由吏教未至,刺史二千石不以為負。」李賢注:「負,猶憂也。」又《殤帝紀》:「在位不以選舉為憂,督察不以發覺為負,非獨州郡也。」李賢注:「負,亦憂也。」

⑰愧。《論衡·道虚》:「(盧敖)慚于鄉里,負于論議。」《後漢書·张步傳》:「負負,無可言者。」李賢注:「負,愧也。再言之者,愧之甚。」黄遵憲《將至梧州誌痛》:「呼天惟負負。」

⑱罪。《史記·孟嘗君列傳》:「下則有離上抵負之名。」陳子昂《麈尾賦》:「此先都之靈獸,因何負而罹殃。」《資治通鑑·晋惠帝元康九年》:「雖知事小,而按劾難測,騷擾驅馳,各競免負。」胡三省注:「負,罪負也。」

⑲孵育。后作「孵」。《詩·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傳:「負,持也。」馬瑞辰傳箋通釋:「負之言孚也。凡物之卵化者曰孚,其化生者亦得曰孚。……負之即孚育之,非謂負持之也。」

⑳小于零的,与「正」相对。如:负数;负号。《周禮·考工記·弓人》:「維角䟫之,欲宛而無負弦。」孫詒讓正義:「負與《九章算術·方程》正負之負義同。」劉徽《九章算術·方程》:「如方程各置所取,以正負術入之。」

㉑电学名词。指得到电子的,与「正」相对。如:负极;负电。

㉒后。《廣雅·釋詁四》:「負,後也。」

㉓通「伏」。《墨子·節葬下》:「以此求衆,譬猶使人負劍,而求其壽也。」孫詒讓閒詁:「負、伏通。」《徐霞客遊記·遊天台山日記》:「四顧無筏,負奴背而涉。」

㉔通「婦」。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負,叚借為婦。」《史記·高祖本紀》:「常從王媪武負貰酒,醉卧,武負王媪見其上常有龍,怪之。」

㉕古国名。《字彙補·貝部》:「負,國名。支子封於。」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