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豻 |
释义 | 豻 《説文》:「豻,胡地野狗。从豸,干聲。犴,豻或从犬。《詩》曰:『宜犴宜獄。』」 àn 《廣韻》五旰切,去翰疑。又俄寒切,侯旰切,可顔切。元部。 ①古时北方的一种野狗。似狐,黑嘴。《説文·豸部》:「豻,胡地野狗。」《爾雅·釋獸》「貙獌,似狸」宋邢昺疏引《字林》云:「豻,胡地野狗,似狐,黑喙,皆貙之類。」《周禮·春官·巾車》:「漆車,藩蔽,豻𧜀,雀飾。」鄭玄注:「豻,胡犬。」賈公彦疏:「豻,胡犬者,謂胡地之野犬,或作狐字者,謂狐與犬所合生之犬也。」《淮南子·道應》:「玄豹,黄羆,青豻,白虎。」高誘注:「豻,胡地野犬。」《本草綱目·獸部·貘》:「豻,《禽書》云:『豻應井星,胡狗也,狀似狐而黑,身長七尺,頭生一角,老則有鱗。』」 ②古时乡亭的牢狱,引申为狱讼之事。《集韻·翰韻》:「豻,野犬,犬所以守,故謂獄為豻。」《漢書·刑法志》:「原獄刑所以蕃若此者……獄豻不平之所致也。」顔師古注引服虔曰:「鄉亭之獄曰豻。」 ③猿属。漢楊孚《異物志》:「豻,猿屬,頭形正方,髮長尺餘,皆蒼色,犬類,似人,欲有所視,輒摇頭,兩手披髮,不爾則覆障其兩目,衣毛皤皤,若披狐裘。木居深藏,密伺乃得見耳。」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廣南東路·景物下》:「騰豻,沐猴之類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