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性,人之陽气性善者也。从心,生聲。」

xìng ㊀《廣韻》息正切,去勁心。耕部。

①人的本性。《論語·陽貨》:「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劉寶楠正義:「人性相近,而習相遠。」《孟子·告子》:「告子曰:『生之謂性。』」趙岐注:「凡物生同類者皆同性。」焦循正義:「《荀子·正名篇》云:『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春秋繁露·深察名號篇》云:『如其生之自然之資謂之性。』」韓愈《原性》:「性也者,與生俱生也。」

②事物的性质、特性。如:药性;碱性;黏性。《廣雅·釋詁三》:「性,質也。」《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則天之明,因地之性。」牟融《理惑論》:「物類各自有性,猶磁石取鐵,不能移毫毛矣。」《南史·張充傳》:「故金剛水柔,性之别也。」

③性情;脾性。《國語·周語上》:「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韋昭注:「性,情性也。」陶潛《歸園田居五首》之一:「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水滸全傳》第十九回:「兄長性直,你道王倫肯收留我們?」《紅樓夢》第七回:「哥兒,你别在焦大跟前使主子性兒!」

④性命;生命。《玉篇·心部》:「性,命也。」《詩·大雅·卷阿》:「豈弟君子,俾爾彌爾性,似先公酋矣。」鄭玄箋:「乃使女終女之性命,無困病之憂。」《漢書·公孫賀等傳贊》:「處非其位,行非其道,果殞其性,以及厥宗。」顔師古注:「性,生也。謂與上官桀謀反,誅也。」辛棄疾《滿江紅·漢水東流》:「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説。」

⑤身体。《吕氏春秋·壅塞》:「登山而視牛若羊,視羊若豚。牛之性不若羊,羊之性不若豚,所自視之勢過也。」高誘注:「性,猶體也。」《史記·留侯世家》:「留侯性多病。」三國嵇康《與山巨源絶交書》:「性復多蝨,把搔無已。」

⑥姿态。《淮南子·脩務》:「曼頰皓齒,形夸骨佳,不待脂粉芳澤而性可説者,西施陽文也。」高誘注:「性,猶姿也。」

⑦生。《左傳·昭公十九年》:「民樂其性。」孔穎達疏:「性,生也。」《論衡·實知》:「實者,聖賢不能性知,須任耳目以定情實。」張昌齡《對高潔之士策》:「麛卵時性,鱗鳳所以呈姿;山林不夭,風雲以之通氣。」

⑧性别。如:男性;女性;雄性;雌性。

⑨指与生殖、性欲有关的。如:性器官;性生活;性行为。

⑩指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如:党性;人民性;斗争性;纪律性。

⑪指一定的范畴和方式。如:全国性;系统性;临时性;艺术性;思想性。

⑫佛教名词。与「相」相对。指事物的本质。《大智度論·釋初品中十八空》:「性言其體,相言可識……如火,熱是其性,煙是其相。」

㊁《集韻》新佞切,去徑心。

心悸。《集韻·徑韻》:「性,心悸也。」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