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黿 |
释义 | 黿〔鼋〕 《説文》:「黿,大鼈也。从黽,元聲。」 yuán 《廣韻》愚袁切,平元疑。又五丸切。元部。 ①大鳖。俗称「癞头鼋」。《説文·黽部》:「黿,大鼈也。」段玉裁注:「今目驗黿與鼈同形,而但分大小之别。」《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楚辭·九歌·河伯》:「乘白黿兮逐文魚,與女遊兮河之渚。」王逸注:「大鼈為黿。」南朝梁簡文帝《六根懺文》:「黿臛不斟,有染指之過;羊羹不及,致入陣之苦。」宋陸游《入蜀記》卷四:「晚觀大黿浮沉水中。」徐珂《清稗類鈔·動物類》:「黿,似鼈而甚大,頭有磊塊,故俗稱癩頭黿。背青黄色,居於江湖。」 ②通「蚖」。蜥蜴。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乾部》:「黿,叚借為蚖。」《國語·鄭語》:「及厲王之末,發而觀之,漦流于庭,不可除也。王使婦人不幃而譟之,化為玄黿,以入于王府。」韋昭注:「黿,或為蚖。蚖,蜇蜴,象龍。」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