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後 |
释义 | 後〔后①-⑩〕 《説文》:「後,遲也。从彳幺夊者,後也。𨒥,古文後从辵。」林义光《文源》:「☀古玄字,繫也。夊象足形,足有所繫,故後不得前。」按:夊、彳同意,从彳为複,亦犹复、復之例。后字本义谓行而迟在人后也。 hòu 《廣韻》胡口切,上厚匣。又胡遘切。侯部。 ①时间较晚。与「先」、「前」相对。《説文·彳部》:「後,遲也。」《廣雅·釋詁三》:「後,晚也。」《儀禮·有司徹》:「兄弟之後生者,舉觴于其長。」鄭玄注:「後生,年少也。」《韓非子·飾邪》:「防風之君後至而禹斬之。」宋陸游《小舟遊近村捨舟步歸》:「死後是非誰管得,滿村聽説蔡中郎。」 ②位置在后。与「前」相对。《玉篇·彳部》:「後,前後。」《左傳·昭公二十三年》:「塞其前,斷其後。」《楚辭·離騷》:「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晋書·魯褒傳》:「處前者為君長,在後者為臣僕。」 ③落在后面。《論語·雍也》:「非敢後也,馬不進也。」《韓非子·喻老》:「趙襄主學御於王於期,俄而與於期逐,三易馬而三後。」《新唐書·李靖傳》:「甑生軍繇鹽澤道後期,靖薄責之。」 ④次序靠近末尾的。如:后排;后三名。 ⑤将来;未来。《孝經·開宗明義章》:「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吕氏春秋·長見》:「知古則可知後。」高誘注:「後,來也。」晋王羲之《蘭亭集序》:「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⑥子孙;后代。《詩·大雅·瞻卬》:「式救爾後。」鄭玄箋:「後,謂子孫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晋陶潛《命子》:「三千之罪,無後為急。」 ⑦指弟媳。《廣雅·釋親》:「妯娌,娣姒,先後也。」王念孫疏證:「《爾雅》:『長婦謂稚婦為娣婦,娣婦謂長婦為姒婦。』郭注云:『今相呼先後,或云妯娌。』」《史記·孝武本紀》:「神君者,長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見神於先後宛若。」裴駰集解引孟康曰:「兄弟妻相謂先後。」 ⑧摈弃。《漢書·鄒陽傳》:「願大王察玉人、李斯之意,而後楚王、胡亥之聽。」顔師古注:「以謬聽為後。後猶下也。」 ⑨肛门。《戰國策·韓策一》:「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新序·雜事四》:「惠王之後蛭出,故其久病心腹之疾皆愈。」 ⑩语气词。用于句中或句末,相当于「呵」或「啊」。五代王周《問春》:「把酒問春因底意,為誰來後為誰歸?」宋辛棄疾《南歌子·萬萬千千恨》:「萬萬不成眠後,有誰扇?」元關漢卿《拜月亭》第四折:「怕你不信後,没人處問一遍。」 ⑪姓。《字彙·彳部》:「後,姓。」《續通志·氏族略七》:「明,後敏,永樂進士,任陝西布政司參議。後政,任府教諭。」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