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紱 |
释义 | 紱〔绂〕 fú 《廣韻》分勿切,入物非。術部。 ①系官印的丝带。《廣雅·釋器》:「紱,綬也。」《集韻·勿韻》:「紱,綬也。」《漢書·匈奴傳下》:「授單于印紱。」顔師古注:「紱者,印之組也。」《後漢書·杜喬傳》:「今梁氏一門,宦者微孽,並帶無功之紱。」李賢注引《蒼頡篇》曰:「紱,綬也。」《文選·張衡〈西京賦〉》:「降尊就卑,懷璽藏紱。」李善注引薛綜曰:「紱,綬也。」 ②蔽膝,缝于长衣之前,为祭服的服饰。周制帝王、诸侯及诸国的上卿皆朱绂。《正字通·糸部》:「朱紱,朱裳也。」《易·困》:「朱紱方來。」孔穎達疏:「紱,祭服也。」《淮南子·俶真》:「繁登降之禮,飾紱冕之服。」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