栳 lǎo 《廣韻》盧晧切,上晧來。 〔栲栳〕 ⒈用柳条或竹篾编成的圆形盛物器具。也称笆斗。《集韻·皓韻》:「栳,栲栳,柳器。」唐盧延讓《樊川寒食二首》之二:「五陵年少麤於事,栲栳量金買斷春。」茅盾《陌生人》:「甚至卖糖食的三麻子也用栲栳盛着那盐一样的宝贝粉(肥田粉)摆在门前,说是一百二百文零买也行。」 ⒉像栲栳般的。《元史·輿服志一》:「玉輅。青質,金裝,青緑藻井,栲栳輪蓋。」元關漢卿《玉鏡臺》第一折:「梅香,前廳上將老相公坐的栲栳圈銀交椅來,請學士坐着。」清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話·岳墳忠跡》:「前面突出大隊人馬,栲栳圈圍將轉來厮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