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布,枲織也。从巾,父聲。」段玉裁注:「引伸之,凡散之曰布,取義於可卷舒也。」

bù 《廣韻》博故切,去暮幫。魚部。

①棉、麻、苧、葛等织物的通称。《説文·巾部》:「布,枲織也。」段玉裁注:「古者無今之木綿布,但有麻布及葛布而已。」《小爾雅·廣服》:「麻、苧、葛,曰布。布,通名也。」《論語·鄉黨》:「齊,必有明衣,布。」白居易《重賦》:「生民理布帛,所求活一身。」朱自清《背影》:「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衣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②用化学纤维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织物或膜。如:石棉布;塑料布;尼龙布。

③古代钱币。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豫部》:「古以布為幣,後製貨泉即以名之。」《詩·衛風·氓》:「抱布貿絲。」傳:「布,幣也。」《史記·平準書》:「虞夏之幣……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漢書·食貨志下》:「是為布貨十品。」顔師古注:「布亦錢耳。」又泛指财货。《莊子·山木》:「林回棄千金之璧,而負赤子而趨。或曰:『為其布與?赤子之布寡矣。』」郭象注:「布,謂財帛也。」

④指赋税。《周禮·地官·載師》:「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凡民無職事者出夫家之徵。」孫詒讓正義:「並任土、任民賦税之餘法也。」《孟子·公孫丑上》:「廛無夫里之布,則天下之民皆悦而願為之氓矣。」

⑤公布;宣告。《周禮·夏官·訓方氏》:「正歲則布而訓四方。」鄭玄注:「布告以教天下,使知世所善惡。」辛棄疾《九議》:「建以旌旗而布以詔令。」《太平天國·詔書蓋璽頒行論》:「天王之化,布於詔書。」

⑥陈述。《左傳·成公十三年》:「敢盡布之執事,俾執事實圖利之。」《南史·陳伯之傳》:「聊布往懷,君其詳之。」鄧雲霄《重刻空同先生集叙》:「直布胸臆。」

⑦陈设;设置。如:布雷;布局;布下圈套。《廣雅·釋詁一》:「布,列也。」《玉篇·巾部》:「布,陳列也。」《書·康王之誥》:「皆布乘黄朱。」鼂錯《守邊勸農疏》:「具藺石,布渠答,復為一城其内。」馬致遠《新水令·題西湖》:「四時湖水鏡無瑕,布江山自然如畫。」

⑧展开;铺开。《小爾雅·廣言》:「布,展也。」《左傳·定公四年》:「句卑布裳,剄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大戴禮記·主言》:「布指知寸,布手知尺。」《齊民要術·種椒》:「天晴時摘下,薄布曝之,令一日即乾。」

⑨散布;分布。《集韻·暮韻》:「布,散也。」《史記·匈奴列傳》:「(單于)見畜布野而無人牧者,怪之。」王安石《風俗》:「富者財産滿布州域,貧者困窮不免于溝壑。」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賜講官金錢》:「每值講畢,輒布金錢於地,令諸臣競拾。」又传播;流传。《楚辭·九辯》:「願沈滯而不見兮,尚欲布名乎天下。」《南史·沈炯傳》:「時有文章,隨即棄毁,不令流布。」蘇軾《上知府王龍圖書》:「諠譁紛紜,洋溢布出而不可掩。」

⑩显露;显示。《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敢布四體,唯大君命焉。」杜預注:「布四體,言無所隱。」《後漢書·馮異傳》:「頓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

⑪布施;施予。《廣雅·釋詁三》:「布,施也。」《莊子·列禦寇》:「施於人而不忘,非天布也。」王先謙集解:「施於人則欲勿忘,有心見德,非上天布施之大道。」《戰國策·齊策六》:「振窮補不足,布德於民。」元稹《競渡》:「隨時布膏露,稱物施厚恩。」

⑫祭祀名。祭祀星辰称布。《爾雅·釋天》:「祭星曰布。」邢昺疏引孫炎曰:「既祭布散於地,似星布列也。」

⑬草名。《爾雅·釋草》:「帛似帛,布似布,華山有之。」邢昺疏:「草山有草,葉似帛、布者,因名帛草、布草也。」

⑭指平整田垅。王禎《農書》卷三:「第一次撮苗曰鏃,第二次平壠曰布。」

⑮姓。《廣韻·暮韻》:「布,姓。《陶侃列傳》有江夏布興。」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0: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