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觝 |
释义 | 觝 (一)dǐ 《廣韻》都禮切,上薺端。 ①(用角)顶,触。《玉篇·角部》:「觝,觸也。」《淮南子·説山》:「熊羆之動以攫搏,兕牛之動以觝觸。」南朝梁任昉《述異記》:「秦漢閒説,蚩尤氏耳鬢如劍㦸,額有角,與軒轅鬭,以角觝人,人不能向。」《五燈會元》卷二十二:「(僧)問如何是和尚出身處?師曰:牛觝牆。」 ②抵触;排斥。《子華子·晏子》:「翕翕而訿訿,巧觝而深排。」唐李紳《趨翰院遭誣構四十六韻》:「辨疑分黑白,舉直觝朋徒。」清龔自珍《送欽差大臣侯官林公序》:「中國食急于貨,襲漢臣劉陶舊議論以相觝。」 (二)zhǐ 《集韻》掌氏切,上紙章。 同「扺」。《集韻·紙韻》:「扺,《説文》:『側擊也。』或作觝。」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