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詣 |
释义 | 詣〔诣〕 《説文》:「詣,𠋫至也。从言,旨聲。」 yì 《廣韻》五計切,去霽疑。脂部。 ①候至,古代到朝廷或上级、尊长处去之称。《説文·言部》:「詣,𠋫至也。」段玉裁注:「𠋫至者,節𠋫所至也……凡謹畏精微深造以道而至曰詣。」《史記·孝文本紀》:「乃命宋昌參乘,張武等六人乘傳詣長安。」《漢書·朱買臣傳》:「後數歲,買臣隨上計吏為卒,將重車至長安,詣闕上書,書久不報。」晋陶潛《桃花源記》:「及郡下,詣太守,説如此。」《世説新語·文學》:「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詣王輔嗣。」 ②前往,到某地去。《玉篇·言部》:「詣,往也,到也。」《漢書·楊王孫傳》:「王孫苦疾,僕迫從上祠雍,未得詣前。」顔師古注:「詣,至也。」《後漢書·鄭均傳》:「郡將欲必致之,使縣令譎將詣門,既至,卒不能屈。」唐李賀《感諷五首》之一:「不因使君怒,焉得詣爾廬。」 ③进献。《小爾雅·廣詁》:「詣,進也。」漢高誘《淮南子·叙》:「及趙美人生男,恚而自殺,吏奉男詣上。」 ④(学问等)所到达的境地。如:造诣。《世説新語·文學》:「諸葛雄年少不肯學問,始與王夷甫談,便已超詣。」《南史·范縝傳》:「其險詣皆此類也。」宋姜夔《詩説》:「陶淵明天資既高,趣詣又遠。」 ⑤符合;核对。唐劉禹錫《答饒州元使君書》:「若執事之言政,詣理切情。」宋俞文豹《吹劍録》卷下:「本學諸生列狀,謂迎賊時先生稱疾不赴……由是行下本州詣實。」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