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俶 |
释义 | 俶 《説文》:「俶,善也。从人,叔聲。《詩》曰:『令終有俶。』一曰始也。」朱駿聲通訓定聲:「字亦作㑐,經傳皆以淑為之。」按:金文「俶」、「叔」、「弔」同字,像人持弋射矰缴形。 (一)chù 《廣韻》昌六切,入屋昌。沃部。 ①始。《爾雅·釋詁上》:「俶,始也。」《書·胤征》:「俶擾天紀。」孔傳:「俶,始;擾,亂。」《詩·小雅·大田》:「俶載南畝。」鄭玄箋:「俶,始也;載,事也。」《南史·宋本紀上》:「越俶唐虞,降暨漢魏。」 ②作;动。《爾雅·釋詁下》:「俶,作也。」《方言》卷十二:「俶,動也。」《詩·大雅·崧高》:「有俶其城。」毛傳:「俶,作也。」唐柳宗元《小石潭記》:「(魚)影布石上,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 ③厚。《玉篇·人部》:「俶,厚也。」《公羊傳·隱公九年》:「庚辰大雨雪,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俶甚也。」王引之述聞:「俶,厚也。俶甚者,厚甚也。」 ④整;束。《正字通·人部》:「俶,整也。」《後漢書·張衡傳》:「簡元辰而俶裝。」李賢注:「俶,整也。」《北史·李大師傳》:「於是俶裝東歸。」 (二)shū 《集韻》神六切,入屋禪。沃部。 善。《説文·人部》:「俶,善也。」段玉裁注:「《釋詁》、毛傳皆曰:『淑,善也。』蓋假借之字。其正字則俶也。淑者,水之清湛也,自淑行而俶之本義廢矣。」《集韻·屋韻》:「俶,通作淑。」 (三)tì 《集韻》他歷切,入錫透。 〔俶儻〕同「倜儻」。卓异;豪爽不羁。《廣雅·釋訓》:「俶儻,卓異也。」《集韻·錫韻》:「俶,或作倜。」《文選·司馬相如〈子虚賦〉》:「俶儻瑰瑋。」李善注引郭璞曰:「俶儻,猶非常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奇物譎詭,俶儻窮變。」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