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滫 |
释义 | 滫 《説文》:「滫,久泔也。从水,脩聲。」 xiǔ 《廣韻》息有切,上有心。幽部。 ①酸臭的陈淘米水。引申为污水。《説文·水部》:「滫,久泔也。」《六書故·地理三》:「滫,泔久則酢,故今人謂酓(飲)食之酢氣為滫。」《荀子·勸學》:「蘭槐之根是謂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楊倞注:「滫,溺也。」王先謙集解引盧文弨曰:「滫,久泔也。」《淮南子·人間》:「申菽杜茝,美人之所懷服也,及漸之滫,則不能保其芳矣。」高誘注:「滫,臭汁也。」南朝梁江淹《翡翠賦》:「對滫流之蛟龍,衝汶漻之霧雨。」 ②古代烹调方法,用植物淀粉拌和食物使之柔滑。《廣韻·有韻》:「滫,溲麵。」《禮記·内則》:「堇、荁、枌、榆、免薧,滫瀡以滑之。」鄭玄注:「秦人溲曰滫,齊人滑曰瀡也。」孔穎達疏:「謂用堇、用荁及枌,榆及新生乾薧相和滫瀡之,令柔滑之。」清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水部》:「滫,《内則》『滫瀡』注:『秦人溲曰滫。』此則别是湯液之類,與久泔異實同名,秦人方言也。」《水經注·河水》:「(桑落酒)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漿焉,别調氛氲,不與佗同。」引申为食品之称。唐吴少微《為并州長史張仁亶進九鼎銘》:「蓋芍藥淳熬,滫瀡膏餌,御九州之美,順四時之和。」明陶宗儀《輟耕録》卷四载《唐義士傳》:「唐君名珏,字玉潛,會稽山陰人,家貧,聚徒授經,營滫瀡以養其母。」 ③淘洗。《説文·鬲部》:「䰙,滫米器也。」段玉裁注:「滫米猶淅米,淅之以得其泔也。」清王筠《説文句讀·水部》:「滫,徐廣《史記音義(三王世家)》『滫者,淅米汁也』是也。因而洮汏亦謂之滫。」 ④去衣而汗晞。《史記·扁鵲倉公列傳》:「病得之流汗出滫。滫者,去衣而汗晞。」参见「潃」字。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