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食,一米也。从皀,亼聲。或説亼皀也。」林义光《文源》:「(吴王姬鼎)从亼倒口在皀上,皀薦熟物器也。象食之形。」按:古文字食,从𠔼,A(张口向下)在㿝(簋,食具)上表意。

(一)shí 《廣韻》乘力切,入職船。職部。

①饭食。《説文·食部》:「食,一米也。」按:段玉裁改「一米」作「亼米」,并注:「亼,集也,集衆米而成食也。皀者,穀之馨香也。故其義曰亼米。」《玉篇·食部》:「食,飯食。」《周禮·天官·膳夫》:「膳夫掌王之食飲膳羞。」鄭玄注:「食,飯也。」《漢書·司馬遷傳》:「者亦上,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剪,采椽不斫;飯土簋,戯土刑,䊪粱之食,藜藿之羹。』」顔師古注:「食,飯也。」王禹偁《拾簡牘遺事》:「丁壯之勞者,精其食以充之。」

②粮食。《詩·衛風·氓》:「自我徂爾,三歲食貧。」鄭玄箋:「女家乏穀食已三歲貧矣。」《戰國策·西周策》:「薛公,又與,而藉兵乞食於西周。」高誘注:「食,粮也。」《漢書·食貨志上》:「食謂農殖嘉穀可食之物。」

③食物的通称。如:素食;甜食。《書·益稷》:「暨播,奏庶艱食鮮食。」孔穎達疏:「與播種五穀,進於衆人,難得食處,乃決水所得魚鼈鮮肉為食也。」《東觀漢記·李恂傳》:「拾橡實為食。」杜甫《義鶻》:「雄飛遠求食,雌者鳴辛酸。」鲁迅《彷徨·祝福》:「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

④生殖;垦耕。《墨子·非攻下》:「此皆十倍其國之衆,而未能食其地也。」孫詒讓閒詁:「食謂治田以耕者。」《禮記·檀弓上》:「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鄭玄注:「不食謂不墾耕。」

⑤吃。《古今韻會舉要·職韻》引《增韻》:「食,茹也,啗也。」《詩·魏風·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杜甫《徐卿二子歌》:「小兒五歲氣食牛,滿堂賓客皆廻頭。」《水滸全傳》第二十八回:「無功受禄,寢食不安。」又饮;吸。《古今韻會舉要·職韻》:「飲盡曰食。」《正字通·食部》:「飲酒亦曰食。」《莊子·德充符》:「適見㹠子食於其死母者。」郭象注:「食,乳也。」《漢書·于定國傳》:「定國食酒至數石不亂。」蘇軾《遺愛亭記》:「擷亭下之茶,烹而食之。」《天工開物·乃粒·稻災》:「凡苗自函活以至穎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

⑥作为;用力。《書·舜典》:「食哉惟時。」按:俞正燮《癸巳存稿》卷一:「古言食為用力之辭,『食哉惟時』是也。」

⑦虚伪,作假。《爾雅·釋詁下》:「食,偽也。」郝懿行義疏:「《説文》云:『偽,詐也。』」《逸周書·皇門》:「媚夫有邇無遠,乃食蓋善夫。」孔晁注:「食,為也。」按:《爾雅·釋詁下》「食,偽也」郝懿行義疏:「為亦偽也。《書》意蓋言佞媚之人,以飾詐作偽,掩蓋善士。」

⑧消灭,背弃(诺言)。《古今韻會舉要·職韻》:「食,吐而復吞曰食。又消也。」《書·湯誓》:「爾無不信,朕不食言。」王引之述聞:「食言者,言而不行,則為自食其言,食者消滅之義。」《左傳·哀公元年》:「後雖悔之,不可食已。」杜預注:「食,消也。」孔穎達疏:「言悔恨之深結於心腹,不可如食之消止。」葉隆禮《蘭陵王·和清真》:「自懶展羅衾,羞對瑶席。折釵分鏡盟難食。」

⑨受;享受。如:自食其果。《易·訟》:「六三,食舊德。」按:《漢書·叙傳下》「食厥舊德」顔師古注:「食猶饗也。」《墨子·天志下》:「何以知兼愛天下之人,以兼而食之也?」孫詒讓閒詁:「食謂享食其賦税物産。」《宋史·范成大傳》:「置堤閘四十九所,立水則,上中下溉灌有序,民食其利。」

⑩接受,采纳。《鹽鐵論·相刺》:「賢聖不能正不食諫諍之君。」王利器校注:「食就是受納的意思。」《漢書·谷永傳》:「斗筲之材,質薄學朽,無一日之雅,左右之介,將軍説其狂言,擢之皁衣之吏,廁之争臣之末,不聽浸潤之譖,不食膚受之愬。」顔師古注:「食猶受納也。」

⑪俸禄。《周禮·天官·醫師》:「歲終則稽其醫事,以制其食。」鄭玄注:「食,禄也。」《論語·衛靈公》:「君子謀道不謀食。」

⑫用,使用。《廣韻·職韻》:「食,用也。」《易·井》:「初六,井泥不食。」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食,用也。」《戰國策·宋衛策》:「始君之所行於世者,食高麗也。」高誘注:「食,用也。」《文選·王粲〈登樓賦〉》:「懼匏瓜之徒懸兮,畏井渫之莫食。」李周翰注:「蓋喻修身全絜畏時君之不用也。」

⑬祭献,享祀。《篇海類編·食貨類·食部》:「食,饗也,故祭名血食。」《管子·輕重甲》:「昔之五吏、五官無所食。」郭沫若等集校引何如璋曰:「食,饗祀也。」《後漢書·王涣傳》:「民思其德,為立祠安陽亭西,每食輒弦歌而薦之。」杜甫《别張十三建封》:「宗臣則廟食,後祀何踈蕪?」

⑭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書·洛誥》:「我卜黎水。我乃卜澗水東,瀍水西,惟食。」傳:「卜必先墨畫{〾龜},然後灼之,兆順食墨。」孔穎達疏:「求其兆順食此墨畫之處。」《文選·張衡〈東京賦〉》:「召伯相宅,卜惟食。」李善注引薛綜曰:「食謂吉兆。」

⑮古时一种博戏的术语。《玉篇零卷·食部》:「食,《史記》:『博之貴駿,得使則食。』野王案,棊相吞并如人食也。」《廣韻·職韻》:「食,戲名,博屬。」《戰國策·魏策三》:「王獨不見夫博者之用梟邪?欲食則食,欲握則握。」鮑彪注:「食者行棊。」

⑯亏损。后作「蝕」。《洪武正韻·陌韻》:「食,與蝕同。」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頤部》:「𧐂,字亦作蝕,經傳皆以食為之。」《易·豐》:「彖曰:月盈則食。」《管子·君臣下》:「明君在上,便僻不能食其意。」俞樾平議:「食,當讀為蝕。」《史記·貨殖列傳》:「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特指日月蚀。《釋名·釋天》:「日月虧曰食。」《詩·小雅·十月之交》:「日有食之,亦孔之醜。」按:《漢書·楚元王(劉交)傳附劉向》引作「蝕」。《孟子·公孫丑下》:「古之君子,其過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見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徐光啓《治曆疏稿二》:「若食在正中則無時差,不用加減。」

⑰姓。《廣韻·職韻》:「食,姓。《風俗通》云:『有博士食于公。』」周祖谟校勘記:「案食于公當作食子公食子公見《漢書·儒林傳·韓嬰下》。」

(二)sì 《集韻》祥吏切,去志邪。職部。

①给人吃;供养。后作「飼」。《洪武正韻·寘韻》:「飤,以食食人,亦作食、飼。」《詩·小雅·緜蠻》:「飲之食之,教之誨之。」《左傳·文公十八年》:「功以食民。」杜預注:「食,養也。」《漢書·韓信傳》:「解衣衣我,推食食我。」顔師古注:「下食讀曰飤也。」《齊民要術·養鷄》:「《養生論》曰:『鷄肉不可食小兒;食,令生蚘蟲。』」引申为喂奶。《禮記·内則》:「國君世子生……卜士之妻大夫之妾,使食子。」孫希旦集解:「食子,使乳之也。」

②喂养(动物)。后作「飼」。《新序·刺奢》:「鄒穆公有令:食鳬雁必以粃,無得以粟。」韓愈《雜説》:「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柳宗元《捕蛇者説》:「謹食之,時而獻焉。」

(三)yì 《廣韻》羊吏切,去志以。

人名用字。《廣韻·志韻》:「食,人名。酈食其。」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7:3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