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啼 |
释义 | 啼 tí 《廣韻》杜奚切,平齊定。支部。 ①啼哭。与「哭」相对说时,指很悲哀的啼哭。《説文·口部》:「嗁,號也。」段玉裁注:「嗁,俗作啼。」《儀禮·既夕禮》:「主人啼,兄弟哭。」鄭玄注:「哀有甚有否。」賈公彦疏:「云哀有甚有否者,啼即泣也。《檀弓》云:『高柴泣血三年。』注云:『言泣無聲如血出。』則啼是哀之甚……對齊衰以下,直哭無啼,是其否也。」唐杜甫《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清張丹《涿州城》:「側耳聞啼飢,傷心自我輩。」 ②叫鸣。《左傳·莊公八年》:「豕人立而啼。」唐李白《朝發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明湯顯祖《牡丹亭·驚夢》:「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䕷外煙絲醉輭。」老舍《骆驼祥子》十三:「处处鸡啼,大有些丰年瑞雪的景况。」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