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坐 |
释义 | 坐 《説文》:「𡊎,止也。从土,从留省,土,所止也。此與留同意。坐,古文坐。」林义光《文源》:「象二人對坐土上形。」 zuò 《廣韻》徂卧切,去過從。又徂果切。歌部。 ①人的止息方式之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椅、凳出现后,凡将臀部着于椅、凳,以支持身体的重量者皆为坐。《左傳·昭公二十七年》:「執羞者坐行而入,執鈹者夾承之。」杜預注:「坐行,膝行。」《禮記·玉藻》:「退則坐取屨。」孔穎達疏:「坐,跪也。」明陶宗儀《輟耕録》卷七:「因令撤去坐椅,自據中坐。」清顧炎武《日知録·雜事·坐》:「古人席地而坐,西漢尚然。」「古人席地之坐,皆以兩膝着席。有所敬,引身而起,則為長跪矣。」引申为就坐,就任,包含「主持」「掌管」的意思。如:坐衙;坐馆;坐江山。《西遊記》第四回:「就打上靈霄寶殿,教他龍牀定坐不成。」《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將來出去應考,進個學館也好坐一些。」 ②守;留守。《左傳·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杜預注:「坐,猶守也。」徐珂《清稗類鈔·奴婢類》:「省外各府州縣,皆有坐省家丁。」 ③居住。宋朱敦儒《減字木蘭花》:「乾坤許大,只在棘針尖上坐。」明歸莊《黄孝子傳》:「父子坐旅中惝怳累日,因留過歲。」蔡梦慰《黑牢诗篇》:「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要,要把这牢底坐穿!」 ④乘;搭。如:坐火车;坐飞机。鲁迅《故事新编·理水》:「我走旱路坐车,走水路坐船,走泥路坐橇,走山路坐轿。」 ⑤(房屋等)背对着的方向。如:这屋坐北朝南。 ⑥放置。如:坐一壶水。《老殘遊記》第二十一回:「水壺裏又添了些冷水,坐在火上。」《兒女英雄傳》第九回:「大沙鍋里的飯,因坐在湯罐口上,還是熱騰騰的。」 ⑦枪炮发射时由于力的反作用而使枪炮向后移动;建筑物由于基础不稳固而下沉。如:步枪的坐劲不小;这房子向下坐了。 ⑧席,席位。后作「座」。《字彙補·土部》:「坐,與牀座之座通。」《韓非子·外儲説左下》:「鄭人有且置屐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文選·潘岳〈寡婦賦〉》:「愁煩冤其誰告兮?提孤孩於坐側。」李善注:「坐側,靈坐之側也。」也指座上的人。《史記·刺客列傳》:「家大人召使前擊筑,一坐稱善,賜酒。」《後漢書·孔融傳》:「衆坐莫不歎息。」 ⑨古称法庭辩讼叫做坐。《左傳·襄公十年》:「王叔與伯輿訟焉。王叔之宰,與伯輿之大夫瑕禽坐獄于王庭,士匄聽之。」杜預注:「周禮:『命夫、命婦不躬坐獄訟,故使宰與屬大夫對争曲直。』」 ⑩由……而获罪;定罪。如:坐死;连坐;反坐。唐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二:「坐,罪也。謂相緣罪也。」并引《蒼頡篇》:「坐,辜也。」《韓非子·定法》:「公孫鞅之治秦也,設告相坐而責其實。」《説苑·奉使》:「荆王與晏子立語。有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坐?』曰:『坐盜。』」《隋書·西域傳·吐谷渾》:「殺人及盜馬者死,餘坐皆徵物以贖罪。」 ⑪量词。也作「座」。清孔尚任《桃花扇·誓師》:「眼見京師難保,豈不完了明朝一坐江山也!」鲁迅《呐喊·药》:「走到左边的一坐坟前,放下了篮子。」 ⑫副词。 ⑬连词。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