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溺 |
释义 | 溺 《説文》:「溺,水。自張掖删丹西至酒泉合黎,餘波入于流沙。从水,弱聲。桑欽所説。」 (一)ruò 《廣韻》而灼切,入藥日。藥部。 ①水名。也作「弱水」。又名额济纳河。在甘肃省西北部。黑河自甘肃省金塔县天仓到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湖西新村段的别称。《説文·水部》:「溺,水。自張掖删丹西至酒泉合黎,餘波入于流沙。」鈕樹玉校録:「《玉篇》無『溺』字。《禹貢》、《漢書》及《水經注》引《禹貢》並省作『弱』。又《地理志》『張掖郡删丹』本注云『桑欽以為道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亦無水旁。」 ②通「弱」。软弱,柔弱。清許槤《讀〈説文〉記》:「蓋弱、溺古本一字,故《易·大過》王弼注『拯弱興衰』救其弱,《釋文》『弱,本作溺』。《春秋·昭八年》『陳侯溺』,《漢書·古今人表》作『弱』,是其證也。」《楚辭·大招》:「東有大海,溺水浟浟只。」王逸注:「言東方有大海,廣遠無涯,其水淖溺。」朱熹集注:「溺,一作弱。」王夫之通釋:「溺,與弱通,水無力不能浮物也。」 (二)nì 《廣韻》奴歷切,入錫泥。藥部。 ①淹没;淹死。《釋名·釋喪制》:「死於水者曰溺。」《廣雅·釋詁一》:「溺,没也。」王念孫疏證:「《方言》:『𣵀,㲻也。』㲻與溺通。」《孟子·離婁上》:「嫂溺則援之以手乎?」《論衡·論死》:「水火燒溺,凡能害人者,皆五行之物。」唐李白《天門山銘》:「卷沙揚濤,溺馬殺人。」《古今小説·木綿菴鄭虎臣報冤》:「一時亂將起來,舳艫簸蕩,乍分乍合,溺死者不可勝數。」 ②陷入危难或某种不好的境地。《詩·大雅·桑柔》:「其何能淑?載胥及溺。」鄭玄箋:「女若云此於政事何能善乎?則女君臣皆相與陷溺於禍難。」南朝宋謝靈運《述祖德詩二首》之二:「拯溺由道情,龕暴資神理。」宋王安石《祭陳浚宣叔文》:「嗟乎宣叔,學以為己,不溺於俗,孤騫介峙。」汪静之《蕙的风》:「请你宽恕久溺苦闷的我们,让我们享乐你底自然的山园哟!」 ③沉湎,无节制。《正字通·水部》:「溺,凡人情沈湎不反亦曰溺。」《莊子·齊物論》:「其溺之所為之,不可使復之也。」成玄英疏:「滯溺於境,其來已久,所為之事,背道乖真。欲使復命還源,無由可致。」《文心雕龍·明詩》:「江左篇製,溺乎玄風,嗤笑徇務之志,崇盛亡機之談。」《晋書·宣帝紀》:「故知貪于近者則遺遠,溺于利者則傷名。」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豈獨伶人也哉?」 ④失陷,特指失职。《史記·酷吏列傳》:「當是之時,吏治若救火揚沸,非武健嚴酷,惡能勝其任而愉快乎!言道德者,溺其職矣。」清鄭觀應《盛世危言·海防下》:「自中日之戰,北洋大臣始知丁統領之曠功溺職也。」叶圣陶《倪焕之》二:「上一课,就听见自己的声音足足响上五十分钟,决不能算溺职。」 ⑤姓。《廣韻·錫韻》:「溺,姓也。」《通志·氏族略五》:「㲻氏,古溺字。見《纂要》。」《姓觿·錫韻》:「㲻,一作溺。《姓源》云:陳哀公溺之後。《千家姓》云:吴興族。」 (三)niào 《集韻》奴弔切,去嘯泥。宵部。 同「尿」。《集韻·嘯韻》:「𡲘(尿),亦作溺。」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