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𤂸,渌也。从水,𦎧聲。」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作淳。」

(一)zhūn 《集韻》朱倫切,平諄章。諄部。

浇灌。《説文·水部》:「淳,渌也。」徐灝注箋:「《考工記·鍾氏》:『染羽……湻而漬之。』注:『湻,沃也。』又《㡛氏》:『湅帛……渥湻其帛……清其灰而盝之,而揮之,而沃之……明日沃而盝之。』是沃與盝異。渌謂漬諸水中,沃則以水澆之。訓湻為渌,即所謂湻而漬之也。」《儀禮·士虞禮》:「淳尸盥,宗人授巾。」鄭玄注:「淳,沃也。」《禮記·内則》:「淳熬:煎醢加於陸稻上,沃之以膏,曰淳熬。」鄭玄注:「淳,沃也。」

(二)chún 《廣韻》常倫切,平諄禪。

①味道浓厚。一说通「醇」。玄應《一切經音義》卷七引《三蒼》曰:「淳,濃也。」段玉裁《説文解字注·水部》:「淳,『常倫(切)』乃『不澆』之訓,純、醇二字之假借也,假借行而本義廢矣。」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屯部》:「淳,叚借為醇。」《文選·枚乘〈七發〉》:「飲食則温淳甘膬,脭醲肥厚。」李善注:「温淳,謂凡味之厚也。」陸羽《茶經·四之器·鍑》:「臍長則沸中,沸中則末易揚,末易揚則其味淳也。」《紅樓夢》第四十一回:「你怎麽嚐不出來?隔年蠲的雨水,那有這樣清淳?」

②质朴;敦厚。《廣韻·諄韻》:「淳,朴也。」《集韻·諄韻》:「淳,質也。」《淮南子·齊俗》:「澆天下之湻(淳),析天下之樸。」高誘注:「淳,厚也。」白居易《朱陳村》:「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萬邦榮《偶感》:「致君復淳風,老有夙志。」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四章:「改霞她妈淳厚地笑笑。」

③清白;清平。《玉篇·水部》:「淳,清也。」《後漢書·楊震傳附楊秉》:「性不飲酒,又早喪夫人,遂不復娶,所在以淳白稱。」《西遊記》第六十八回:「邦君十八,分野邊塵,後成十二,宇宙安淳。」

④咸(味咸)。《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辨京陵,表淳鹵。」杜預注:「淳鹵,埆薄之地。」孔穎達疏引賈逵云:「淳,鹹也。」

⑤通「焞」。光明,美好。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屯部》:「淳,叚借為焞。」《國語·鄭語》:「夫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韋昭注:「淳,大也;燿,明也。」按:段玉裁《説文解字注·火部》「焞」下曰:「下文云『敦大』,則『焞燿』自當訓明。」《漢書·叙傳上》:「淳耀于高辛兮,彊大於南。」顔師古注:「應劭曰:『之先也。淳,美也。……』師古曰:『言高辛之時為火正,有美光耀,故其後嗣霸有楚國於南方也。』」

⑥成对的。也作「純」。《左傳·襄公十一年》:「廣車、軘車,淳十五乘,甲兵備。」杜預注:「廣車、軘車皆兵車名。淳,耦也。」孔穎達疏:「《射禮》『數射筭,二筭為純,一筭為奇』,是淳為耦也。」杨伯峻注:「淳同純……意謂廣車與軘車相配為一淳,各十五乘,合共三十乘。」

⑦姓。《廣韻·諄韻》:「淳,姓。氏《姓苑》云:今人。」《姓觿·真韻》:「涥(淳),《路史》:『涥國之後有涥氏。』《姓苑》云:『人姓。』《千家姓》云:『吴郡族。』」又複姓有「淳于」。《古今姓氏書辯證·諄韻》:「淳于,故州國一名淳于,其地城陽淳于縣是也。春秋時,滅之,淳于公如,子孫以國氏。」

(三)zhǔn 《集韻》主尹切,上準章。諄部。

布匹宽度。也作「敦」、「純」、「綧」。《集韻·凖韻》:「淳,布帛幅廣也。或作敦、綧,通作純。」《周禮·天官·内宰》:「凡建國,佐后立市……陳其貨賄,出其度量淳制。」鄭玄注:「故書淳為敦。杜子春讀敦為純,純謂幅廣也,制謂匹長。玄謂『純制』,《天子巡守禮》所云『制幣丈八尺,純四𦐖』與。」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8 13: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