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鈃 |
释义 | 鈃〔钘〕 《説文》:「鈃(旧字形作『鈃』),似鍾而頸長。从金,幵聲。」朱駿聲通訓定聲:「并省聲。」 (一)xíng 《廣韻》户經切,平青匣。耕部。 ①古酒器,似钟而长颈。《説文·金部》:「鈃,似鍾而頸長。」段玉裁注:「鍾者,酒器……用此知古酒鍾有腹有頸,葢大其下小其上也。」《莊子·徐无鬼》:「其求鈃鍾也,以束縛。」陸德明釋文引《字林》云:「鈃似小鍾而長頸。」 ②通「鉶」。古盛羹器。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鼎部》:「鈃,叚借為鉶。」《禮記·禮運》「實其簠簋籩豆鉶羹」唐陸德明釋文:「鈃,本又作鉶。盛和羹器,形如小鼎。」《隋書·禮儀志二》:「請加熬油蓴羹一鈃。」《新唐書·禮樂志一》:「簋鈃籩豆在堂上,俱東側階之北。」 ③同「鋞」。温器,《急救篇》第十三章「銅鍾鼎鋞鋗鉇銚」唐顔師古注:「鋞,温器,圓而直上也。鋞,字或作鈃。」 ④山名。《穆天子傳》卷一:「至于鈃山之下。」郭璞注:「即井鈃山也。」顧實疏:「井鈃即井陘山,在今直隸正定府井陘縣。」南朝宋謝莊《瑞雪詠》:「審伊宫之踰丈,信鈃阿之盈尺。」 (二)jiān 《集韻》經天切,平先見。真部。 人名。《荀子·非十二子》:「是墨翟、宋鈃也。」楊倞注:「宋鈃,宋人。……《孟子》作宋牼。」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