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震,劈歷振物者。从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𩇒,籀文震。」

(一)zhèn 《廣韻》章刃切,去震章。諄部。

①雷,疾雷。《説文·雨部》:「震,劈歷振物者。」段玉裁注:「劈歷,疾雷之名。《釋天》曰:『疾靁為霆。』《倉頡篇》曰:『霆,霹靂也。』然則古謂之霆,謂之震。」《詩·小雅·十月之交》:「爗爗震電,不寧不令。」傳:「震,雷也。」《春秋·隱公九年》:「三月癸酉,大雨震電。」孔穎達疏:「何休云:『震,雷也。電,霆也。』」《漢書·五行志下之上》:「震,雷也。」又雷击。《春秋·僖公十五年》:「己卯晦,震夷伯之廟。」杜預注:「震者,雷電擊之。」《史記·殷本紀》:「武乙獵於之閒,暴雷,武乙震死。」皮日休《惑雷刑》:「忽一日,猝雷發山,逢氏震死。」

②迅疾。《法言·吾子》:「震風陵雨,然後知夏屋之為帡幪。」

③震动。如:震耳欲聋;名震天下。《爾雅·釋詁》:「震,動也。」《詩·魯頌·閟宫》:「不虧不崩,不震不騰。」傳:「震,動也。」《國語·周語上》:「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韋昭注:「震,動也。地震故三川亦動也。」王襃《四子講德論》:「故物不震不發,士不激不勇。」葉子奇《草木子·克謹》:「至正丁未,太原地大震。」

④威严;气盛。《廣韻·震韻》:「震,威也。」《詩·大雅·常武》:「王奮厥武,如震如怒。」馬瑞辰傳箋通釋:「訓震為威,義與怒同。」《國語·周語上》:「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王引之述聞:「家大人曰:『震,亦威也。上言威,下言無震,互文耳。』」《公羊傳·僖公九年》:「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震之者何?猶曰振振然。」何休注:「亢陽之貌。」《文選·左思〈詠史八首〉》之六:「荆軻市,酒酣氣益震。」李善注:「毛萇《詩》傳曰:『震,猶威也。』」又怒。《古今韻會舉要·真韻》:「震,怒也。」《書·洪範》:「帝乃震怒。」《太玄·釋》:「震于廷。」范望注:「震,怒也。」

⑤惊恐。《爾雅·釋詁》:「震,懼也。」《易·震》:「震驚百里,驚遠而懼邇也。」《史記·孝武本紀》:「依依震於怪物,欲止不敢。」《痛史·淮城紀事》:「城中士民又一大震。」鲁迅《坟·摩罗诗力说》:「书成行世,校长见之大震,终逐之;其父亦惊绝,使谢罪返校。」

⑥振兴,兴起。希麟《續一切經音義》卷二引《切韻》:「震,起也。」《易·雜卦》:「震,起也。」《國語·楚語下》:「滯久而不震,生乃不殖。」王引之述聞:「震,振也,興也。」

⑦八卦之一,卦形为☳。又为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震下震上。《易·震》:「震,亨。震來𧈅𧈅,笑言啞啞。」王弼注:「震之為義,威至而後乃懼也。」

(二)shēn 《集韻》升人切,平真書。諄部。

通「娠」。怀孕。《集韻·真韻》:「娠,《説文》:『女姙身動也。』或作震。」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屯部》:「震,叚借為娠。」《詩·大雅·生民》:「攸介攸止,載震載夙。」陳奂疏:「震與娠通。」《左傳·昭公元年》:「邑姜方震太叔。」杜預注:「懷胎為震。」陸德明釋文:「震,本又作娠。懷姙也。」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4: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