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英 |
释义 | 英 《説文》:「英,艸榮而不實者。一曰黄英。从艸,央聲。」 (一)yīng 《廣韻》於驚切,平庚影。陽部。 ①花。《爾雅·釋草》:「榮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行,顔如舜英。」毛傳:「英猶華也。」《古詩十九首》之八:「傷彼蕙蘭花,含英揚光輝。」《西遊記》第六十二回:「野菊殘英落,新梅嫩蕊生。」 ②黄英。《説文·艸部》:「英,一曰黄英。」段玉裁注:「此别一義也。疑即權黄華。」 ③美好。《廣雅·釋詁一》:「英,美也。」晋左思《詠史八首》之四:「悠悠百世後,英名擅八區。」南朝梁鍾嶸《詩品序》:「但自然英旨,罕值其人。」明劉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九龍池》:「泉得山英,石得山雄。」 ④特出,才能出众。《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宋陳亮《滿江紅·懷韓子師尚書》:「試著眼階除當下,又添英物。」《劉知遠諸宫調》第十二:「待與强人比个英和烈。」 ⑤杰出的人物。如:群英大会。《荀子·正論》:「堯舜者,天下之英也。」唐李白《為宋中丞自薦表》:「收其希世之英,以為清朝之寶。」董必武《观话剧〈千万不要忘记〉》:「心灵防腐蚀,好作接班英。」 ⑥精华;事物最精粹的部分。《越絶書·記寶劒》:「歐冶子、干將鑿茨山,洩其溪,取鐵英,作為鐵劒三枚。」《文心雕龍·章表》:「文舉之薦禰衡,氣揚采飛;孔明之辭後主,志盡文暢;雖華實異旨,並表之英也。」唐韓愈《進學解》:「沈浸醲郁,含英咀華。」 ⑦矛上的装饰物。《詩·魯頌·閟宫》:「公車千乘,朱英緑縢,二矛重弓。」毛傳:「朱英,矛飾也。」孔穎達疏:「《清人》云:『二矛重英』,故知朱英矛飾,蓋絲纏而朱染之,以為矛之英飾也。」 ⑧皮衣上的装饰物。《詩·鄭風·羔裘》:「羔裘晏兮,三英粲兮。」朱熹注:「三英,裘飾也。」高亨注:「英,纓也。古人的皮襖是對襟,中間兩邊各縫上三條絲繩,穿時結上,等於現在的紐扣。」 ⑨两山相重。《爾雅·釋山》:「山三襲,陟;再成,英;一成,坯。」郭璞注:「兩山相重。」邢昺疏:「成,重也。山形兩重者名英。」 ⑩通「瑛」。玉的光泽。清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壯部》:「英,叚借為瑛。」《詩·齊風·著》:「尚之以瓊英乎而。」鄭玄箋:「瓊英,猶瓊華也。」漢張衡《四愁詩》之一:「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瑶。」 ⑪国名。 ⑫古乐曲名。《吕氏春秋·古樂》:「舜乃命質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高誘注:「《招》、《列》、《英》,皆樂名也。」 ⑬姓。《通志·氏族略二》:「英氏,偃姓,皋陶之後,以國為氏。漢有英布,為九江王,望出晋陵。」 (二)yāng 《集韻》於良切,平陽影。陽部。 未移植的水稻幼苗。又泛指初生的幼苗。后作「秧」。《集韻·陽韻》:「英,稻初生未移者。」《管子·禁藏》:「毋伐木,毋夭英。」尹知章注:「英為草木之初生也。」《齊民要術·養鵝鴨》:「鶵既出,别作籠籠之……然後以粟飯,切苦菜、蕪菁英為食。」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