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際 |
释义 | 際〔际〕 《説文》:「際,壁會也。从𨸏,祭聲。」 jì 《廣韻》子例切,去祭精。月部。 ①两墙相接处。《説文·𨸏部》:「際,壁會也。」段玉裁注:「兩牆相合之縫也。」 ②合缝的地方。《廣雅·釋詁二》:「際,合也。」《墨子·備穴》:「柱善塗亓竇際,勿令泄。」孫詒讓閒詁:「(際,)畢云:縫也。」南朝梁江淹《銅劍讚》:「往古之事,棺皆不用釘,悉用細腰。其細腰之法,長七寸,廣三寸,厚二寸五分,狀如木秤,兩頭大而中央小,仍鑿棺際而安之,因普漆其外。一棺凡用細腰五十四枚,大略如此。」 ③交界或靠边缘的地方。如:水际;岩际,无边无际。《廣雅·釋詁四》:「際,方也。」王念孫疏證:「《士喪禮》注云:『今文旁為方也。』」《小爾雅·廣詁》:「際,界也。」《易·豐》:「象曰:『豐其屋,天際翔也。』」《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洪興祖補注:「際,邊也。」宋李誡《營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二·棟》:「凡出際之制,槫至兩梢間,兩際各出柱頭。」 ④事物的分界或边际。《文選·王儉〈褚淵碑文〉》:「韻宇弘深,喜愠莫見其際。」劉良注:「際,涯畔也。」《晋書·衛瓘傳附衛恒》:「迫而視之,端際不可得見。」宋蘇軾《應制與上兩制書》:「古者有貴賤之際,有聖賢之分,二者相勝而不可以相參。」 ⑤中间;里边。如:脑际;胸际。晋陶潛《歸園田居六首》之一:「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宋李彌遜《菩薩蠻·富季申見約觀月作此寄之》:「敧枕畫樓風,愁生草際蛩。」泛指处所。《徐霞客遊記·滇遊日記五》:「如懸一幅萬仞蒼崖圖,而綴身其間,不辨身在何際也。」 ⑥交会;会合。《廣雅·釋詁四》:「際,會也。」《易·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淮南子·精神》:「與道為際,與德為鄰。」梁启超《新史学》:「而群与群之相际,时代与时代之相续,其间有消息焉,有原理焉。」 ⑦人与人间的交往。《小爾雅·廣言》:「際,接也。」《孟子·萬章下》:「萬章曰:『敢問交際何心也?』孟子曰:『恭也。』」趙岐注:「際,接也。問交接道當執何心為可也。」焦循正義:「謂諸侯以禮幣帛與士相交接。」宋岳珂《桯史·乾道受書禮》:「大臣秦檜既挾以無恐,益思媚虜,務極其至,禮文之際,多可議者,而受書之儀特甚。」 ⑧彼此之间。如:国际;厂际;校际。《韓非子·難一》:「君臣之際,非父子之親也。」宋陳亮《上孝宗皇帝第一書》:「天人之際,豈不甚可畏哉!」清劉熙載《藝概·詞曲概》:「詞之好處,有在句中者,有在句之前後際者。」 ⑨指先后交接或局势形成的时候。《論語·泰伯》:「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清黄宗羲《張元岵先生墓誌銘》:「先生以人利害為身苦樂,故興利除害之際,必毅然當之不讓。」鲁迅《坟·摩罗诗力说》:「顾上下相迕,时有不平,而诗人裴伦,实生此际。」 ⑩适逢;恰遇。如:遭际;际遇。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中:「一日,馳馬從禽,忽際暴雨,而溪光裘無霑潤,上方歎為異物也。」清查繼佐《罪惟録·惠宗帝紀》:「太祖曰:『吾當亂世,用重典,汝際澄平宜輕之。』」清經元善《擬募義餉興義兵公啟》:「我等生居草野,具有天良,際國是之阽危,豈秦、越之漠視?」 ⑪达到;连接。《爾雅·釋詁》:「際,捷也。」郭璞注:「捷,謂相接續也。」《淮南子·原道》:「高不可際,深不可測。」高誘注:「際,至也。」唐韓愈《暮行河堤上》:「衰草際黄雲,感歎愁我神。」宋王明清《揮麈後録》卷二:「夫耳目之不際,何可以意測?」又到(什么时候)。南朝梁戴暠《從軍行》:「侵星出柳塞,際晚入榆溪。」唐王維《曉行巴峽》:「際曉投巴峽,餘春憶帝京。」 ⑫靠近或沿着。《水經注·渭水》:「澇水際城北出合美陂水。」宋蘇軾《和歸園田居六首》之一:「環州多白水,際海皆蒼山。」明徐光啓《屯田疏稿·用水第二》:「湖蕩之易盈易涸者,當其涸時,際水而藝之麥。」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