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疋 |
释义 | 疋 《説文》:「疋,足也。上象腓腸,下从止。《弟子職》曰:『問疋何止?』古文以為《詩·大疋》字,亦以為足字,或曰胥字。一曰疋記也。」段玉裁本作「《詩·大雅》」,并注:「雅,各本作疋,誤。」 (一)shū 《廣韻》所葅切,平魚生。又踈舉切。魚部。 ①脚。《説文·疋部》:「疋,足也。《弟子職》曰:『問疋何止?』」王筠句讀:「今本作『問所何趾』,疋有所音,以音讀易本文也。」 ②疏记。后作「疏」。《説文·疋部》:「疋,疋記也。」段玉裁注:「『記』下云『疋也』,是為轉注,後代改疋為疏耳,疋、疏古今字。」 ③小吏。后作「胥」。《説文·疋部》:「疋,或曰胥字。」段玉裁注:「此亦謂同音叚借,如府史、胥徒之胥,徑作疋可也。」宋育仁部首箋證:「疋,或曰胥字,謂疋即胥之初文,胥乃疋之或體,即説疋為胥之本字也。」 (二)yǎ 《廣韻》五下切,上馬疑。魚部。 ①正。后作「雅」。《説文·疋部》:「疋,古文以為《詩·大疋》字。」承培元引經證例:「《詩》借『疋』為《大雅》、《小雅》之『雅』。《爾雅·釋文》云:『雅本作疋。』又《晋書·音義》中下兩云:『疋,古雅字,可證。』案:雅者,正也。」清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四:「顧附庸風疋,不足擅場。」 ②平素;向来。后作「雅」。清王闓運《龍君七十六行狀》:「不屑相引重,而皆疋善龍君。」 ③待。《廣韻·馬韻》:「疋,待也。」 (三)pǐ 《廣韻》譬吉切,入質滂。 同「匹」。《廣韻·質韻》:「匹,俗作疋。」《字彙補·疋部》:「匹,匹、疋二字自漢已通用矣。」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