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闡 |
释义 | 闡〔阐〕 《説文》:「闡,開也。从門,單聲。《易》曰:『闡幽。』」 chǎn 《廣韻》昌善切,上獮昌。元部。 ①阐明;显露。《説文·門部》:「闡,開也。《易》曰:『闡幽。』」承培元引經證例:「此引《易》證字也。開義為明,故王弼注『明也』。」《易·繫辭下》:「夫《易》彰往而察來,而微顯闡幽。」韓康伯注:「闡,明也。」《吕氏春秋·决勝》:「凡兵之勝,必隱必微;隱則勝闡矣,微則勝顯矣。」唐梁肅《漢高士嚴君釣臺碑》:「名闡于漢光武之世。」明方以智《東西均·源流》:「此有地心之理,古人未闡,俟人悟耳。」 ②扩充;发扬。《廣韻·獮韻》:「闡,大也。」《三國志·魏志·高柔傳》:「高祖即位,遂闡其業。」唐陸贄《論叙遷幸之由狀》:「因危難而恢盛業,由僻小而闡丕圖。」清郭麐《靈芬館詞話》:「(竹垞)一廢草堂之陋,首闡白石之風。」 ③打开。《文選·班固〈東都賦〉》:「握乾符,闡坤珍。」吕延濟注:「闡,開也。」唐白居易《嚴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東南樓》:「看山倚前户,待月闡東扉。」又开拓。《史記·秦始皇本紀》:「禽滅六王,闡併天下。」 ④春秋时鲁地。在今山东省宁阳县之北。《春秋·哀公八年》:「齊人取讙及闡。」杜預注:「闡在東平㓻縣北。」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