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説文》:「毖,慎也。从比,必聲。」

bì 《廣韻》兵媚切,去至幫。脂部。

①谨慎;小心。《説文·比部》:「毖,慎也。」《正字通·比部》:「毖,謹也。」《書·畢命》:「毖頑民,遷于邑。」孔穎達疏:「慎彼之頑民,恐其或有叛逆,故遷於邑。」《詩·周頌·小毖》:「予其懲而毖後患。」傳:「毖,慎也。」趙南星《撫薊疏草序》:「恃險則肆,無所恃則毖,有所畏則益毖,上毖則下寧,而社稷賴之。」魏大中《遵諭祈聖斷疏》:「即僇臣以謝諸奸,但使祖宗之法紀幾頓,而復申此,後之邊臣知警而加毖。」

②密;缜密。徐灝《説文解字注箋·比部》:「毖,《廣雅》曰:『毖,比也。』比有縝密義,故毖从比而訓為慎。《爾雅》曰:『毖,慎也。』凡重慎其事必縝密也。」岳珂《寳真齋法書贊》卷一:「甲第之毖藏未泯,北宫之印識如存。」

③勤;频;经常。徐灝《説文解字注箋·比部》:「毖,又訓為勤,勤亦比密之義。《大誥》曰:『無毖于恤』,言無勤于憂。勤猶頻也。《召誥》曰:『毖祀于上下』;《洛誥》曰:『予冲子夙夜毖祀』,皆謂勤祀,亦言慎祀也。」

④辅助。徐灝《説文解字注箋·比部》:「毖,《廣雅》曰:『毖,比也。』……比有輔助義,故又訓為輔為助。」

⑤告;告诫;教导。《廣韻·至韻》:「毖,告也。」徐灝《説文解字注箋·比部》:「毖,凡相誥誡謂之毖。」《書·酒誥》:「王曰:『!汝典聽朕毖。』」方苞《書高密單生追述考妣遺事後》:「念幼隨先君子播遷隱閔,先兄毖余曰:此二親之窮於命也,而於我與若之身心則大有造焉。」全祖望《唐開元泰山摩厓搨本跋》:「封禪之侈心,碑雖有儆毖之言,已漸媿初年之勵精矣。」

⑥犒劳;慰劳。《玉篇·比部》:「毖,勞也。」《書·洛誥》:「伻來毖,乃命,予以秬鬯二卣。」孫星衍疏:「言使我來勞慰民。」

⑦疏;远。《玉篇·比部》:「毖,疏也。」《廣韻·至韻》:「毖,遠也。」

⑧通「泌」。泉流貌。《廣雅·釋言》:「毖,流也。」《玉篇·比部》:「毖,泉流皃。」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履部》:「毖,叚借為泌。」《詩·邶風·泉水》:「毖彼泉水,亦流于。」傳:「泉水始出,毖然流也。」朱熹注:「毖,泉始出之皃。」南朝劉孝標《與舉法師書》:「餌黄菊之落蘂,酌清澗之毖流。」《宋書·王弘傳》:「宜休徵表祥,醴泉毖涌。」也指流泉。李賀《昌谷詩》:「亂篠迸石嶺,細頸喧島毖。」

⑨用同「閟」。掩蔽;掩藏。《藝文類聚》卷九引楊泉《五湖賦》:「太陰之所毖,玄靈之所遊。」

随便看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