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 磐 |
释义 | 磐 pán 《廣韻》薄官切,平桓並。元部。 ①大石。《玉篇·石部》:「磐,大石也。」《集韻·桓韻》:「磐,大石。一曰山石之安者。」《韓非子·顯學》:「磐不生粟,象人不可使距敵也。」《史記·孝文本紀》:「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謂磐石之宗也。」鲁迅《集外集·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 ②水滨小丘。《正字通·石部》:「磐,《漢武紀》引《易》作般,註:『磐,水涯堆也。』」《易·漸》:「鴻漸于磐。」王引之述聞:「《史記·孝武紀》、《封禪書》、《漢書·郊祀志》並載武帝詔曰:『鴻漸于般。』孟康注曰:『般,水涯堆也。』其義為長……許氏《説文》偁:『《易》孟氏古文也。』而其書有般無磐,則古文《周易》作般不作磐可知。祇以《後漢》注家解為磐石,故其字遂作磐。」宋文彦博《鴻漸于陸賦》:「且夫棲林木者甫濱於山足,集磐干者尚邇於水湄。」 ③通「盤」。盘桓不进貌。《正字通·石部》:「磐,亦作盤。」《易·屯》:「磐桓,利居貞,利建侯。」孔穎達疏:「磐桓,不進之貌。」陸德明釋文:「磐,本亦作盤。」《後漢書·宋意傳》:「而室第相望,久磐京邑。」李賢注:「磐,謂磐桓不去。」 |
随便看 |
汉语字典类似新华字典,共收录58658个汉字的读音、意思、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