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 (241776) U+5834⿰土昜
編輯者:wangweili
異體字表 塲(131061) 㘯(5) 㙊(54) 场(808) 𪤝(0) 廠(40855) 厰(53512)
正 字 表 场(簡)
1. cháng, chǎng, shāng, dàng
【丑集中】【土字部】:【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說文】祭神道也。【師古曰】築土爲壇,除地爲場。 又收禾圃曰場。【詩·豳風】九月築場圃。【周禮·地官】場人掌國之場圃,而樹之果蓏。 又校士曰文場。【班固·答賔戲】婆娑乎術藝之場。【沈佺期詩】累年同畫省,四海接文場。 又戰爭之地曰戰場。李華有弔古戰場文。 又釋氏開堂設戒曰選佛場。【傳燈錄】丹霞將應舉,道遇一禪客,曰:選官何如選佛。霞曰:選佛當往何所。客曰:江西馬大師出世,此選佛場也。 又【集韻】尸羊切,音商。【揚子·方言】蚍蜉犁鼠之場謂之坻場,一曰浮壤。 場與埸別。或作㙊畼。俗作塲。康熙字典
正字
[簡] 场 U+573A
異體字
[1] 塲 cháng, chǎng, shāng (131061) U+5872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word2vec
教場(4838) / 教塲(5673)
漢語大詞典·教場: 亦作“
教塲 ”。漢語大詞典·教塲: 见“
教場 ”。始奏以五十二人為一隊每邊二十隊計千四十三邊共三千一百二十人置
教場 四十九所是時三邊土丁之籍實為五千一百二十六人而東南邊防托邛川宋·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李心傳]【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奏以五十二人為一隊每邊二十隊計千四十人三邊共三千一百二十人置
教塲 四十九所是時三邊土丁之籍實為五千一百二十六人而東南邊防托邛部元·文獻通考[馬端臨]【清浙江書局本】道場(15702) / 道塲(8675)
漢語大詞典·道場: 亦作“
道塲 ”。漢語大詞典·道塲: 见“
道場 ”。乃手執梵文共沙門慧嚴慧義等百有餘人銓定文旨會通華戎妙得經體故
道場 寺猶有華嚴堂焉其先後所出六卷泥洹新無量壽大方等如來藏菩薩十住南北朝·出三藏記集[釋僧祐]【大正新修大藏經本】法業慧嚴慧義等百有餘人於
道塲 寺譯出詮定文㫖㑹通華戎妙得經體故道塲 寺猶有華嚴堂焉又沙門法顯於天竺所得僧祗梵本復請賢譯賢從安帝隆唐·開元釋教録[釋智昇]【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沙場(2867) / 沙塲(1889)
漢語大詞典·沙場: 亦作“
沙塲 ”。漢語大詞典·沙塲: 见“
沙場 ”。苔入淺水刷羽向沙洲孤飛本欲去得影更淹留又詠寒鳬詩曰廻水浮輕浪
沙場 弄羽衣𦕈𦕈随山沒離離傍海飛唐·藝文類聚[歐陽詢]【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廻水浮輕浪
沙塲 弄羽衣𦕈𦕈隨山沒離離傍海飛明·古詩紀[馮惟訥]【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滌場(420) / 滌塲(162)
漢語大詞典·滌場: 亦作“
滌塲 ”。漢語大詞典·滌塲: 见“
滌場 ”。公陳豳風七月之詩於成王以明小民稼穡之艱難自于耜而舉趾自播穀而
滌場 以至上入執宫功莫不纎息備具俾瞽矇朝夕誦之其所以欲欹動乎王心者明·南齋先生魏文靖公摘稿[魏驥]【明弘治刻本】序者謂周公陳王業以告成王故備志稼穡之艱難自于耜而舉趾自播穀而
滌塲 以至上入執宮功莫不纖悉備具而功女蠶績之勤繼焉嗚呼國以民爲本也明·明文衡[程敏政]【四部叢刊景明本】較場(430) / 較塲(313)
頃七十一畝皆忠等所捐稅地所有城池衙字倉庫厨舍東西分司察院行臺
較場 公館山川社稷厲壇寺觀橋梁津壩材料磚石亦忠等捐築故在城有九啚九淸·(光緒)廣州府志[史澄]【清光緖五年刊本】頃七十一畝皆忠等所捐稅地所有城池衙宇倉庫厨舍東西分司察院行臺
較塲 公館山川社稷厲壇寺觀橋梁津壩材料磚石亦忠等捐築故在城有九啚九淸·(咸豐)順德縣志[郭汝誠]【清咸豐刊本】鞠場(251) / 鞠塲(116)
漢語大詞典·鞠場: 亦作“
鞠塲 ”。漢語大詞典·鞠塲: 见“
鞠場 ”。
[2] 㘯 cháng, chǎng (5) U+362F 异体字字典
[3] 㙊 zhàng, cháng (54) U+364A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宋·類篇[司馬光]【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曰田不耕一曰治穀田也文二重音一墇諸良切壅也又之諒切文一重音
淸·湖北金石志[楊守敬]【民國十年朱印本】: 府景陵縣東禪乾明寺伏覩本寺乃古跡機峯住 峯剗草重興古來祝聖
淸·湖北金石志[楊守敬]【民國十年朱印本】: 禪乾明寺爲一行又云伏覩本寺乃古跡機峯住 夆剗草重興古來視聖
[4] 场 chāng, chǎng, cháng (808) U+573A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球場(161) / 球场(5)
漢語大詞典·球場: 1.供打球用的操场,也用于军事操练。古时打球本军中之戏,主要有步马二种。步打者古谓之蹴鞠、蹋鞠;马球之戏,则树旗击鼓,无异演武习战。 唐 以后谓鞠为球,故称
球场 。2.今指篮球、足球、网球等球类运动所用的场地。一場(6736) / 一场(50)
漢語大詞典·一場: 1.指一次科场考试。2.表数量。指某些活动的一个场次。3.戏剧中的一个段落亦称
一场 。
[5] 𪤝 chǎng (0) U+2A91D 中华字海
[6] 廠 chǎng (40855) U+5EE0 word2vec
粥場(110) / 粥廠(1396)
宜也當糧款未集以前我公因飢民待哺勢迫燃眉乃先設法借墊以充各處
粥場 開辦之需每值糧款不繼支應維艱公則一力擔承多方輾轉其苦心毅力有民國·海城縣志[陳蔭翹]【民國二十六年鉛印本】小民流離失所待哺嗷嗷仰蒙皇太后皇上軫念民艱發帑賑濟並開設各處
粥廠 得以稍資安集兹復據該御史以地廣人眾賑款不敷請再由部撥款以資接淸·東華續録(光緒朝)[朱壽朋]【清宣統元年上海集成圖書公司本】鐵場(720) / 鐵廠(979)
嶺 在蓋平縣南一百二十里浮渡河出其西麓西南流合老虎谷水西流為
鐵場 河西入海淸·萬山綱目[李誠]【清光緖二十六年長沙刻本】茅廳西受猛賴河河自鎮沅廳西南流入界經威遠廳東暖里河東南流注之
鐵廠 河合西灑河西南流注之又經府治西小江汛至思茅廳西白馬山東南普洱淸·大清會典圖[劉啓端]【清光緖石印本】船場(590) / 船廠(1299)
船場 指揮額四百人今一百七十九人舊有船場 採斫兩指揮皇祐勑採斫兵級遇宋·(寳慶)四明志[羅濬]【宋刻本】管原額船九百五十八隻今實存快平船五百隻毎船小甲一名軍餘四名撥
船廠 把總指揮三員今二員造船廠 把總指揮三員今一員錦衣等衛管船撥船委明·大明會典[申時行]【明萬曆內府刻本】牧場(975) / 牧廠(663)
御馬厰亦名上都
牧場 在獨石口東北一百四十五里博羅城東西距一百三十里南北一百九十七淸·方輿考證[許鳴磐]【清濟寧潘氏華鑒閣本】盛京廣寧縣北二百十里章武臺邊門外○御馬廠即元開平故地亦名上都
牧廠 在獨石口東北一百四十五里○禮部牧廠 在張家口西北二百三十里○太淸·方輿考證[許鳴磐]【清濟寧潘氏華鑒閣本】馬場(2059) / 馬廠(1361)
東每夏秋山水泛漲流滙此湖瀰漫四五十里經弘仁橋入會通河接濟寧有
馬場 湖汶上有南旺湖魚臺有南陽湖皆在漕河以東謂之水櫃主於蓄以濟運河明·(萬曆)兖州府志[于慎行]【明萬曆刻本】全賴會通一河而會通一河又藉汶河之水至南旺分流濟運南旺迆南尙有
馬廠 數湖接濟南旺以北止有安山一湖而今已報租佃種矣所以每逢天旱之年淸·居濟一得[張伯行]【清正誼堂全書本】場商(1136) / 廠商(108)
價之時尤為廹切自應仍遵前議令運商先付五成鹽價本運商應付之款發
場商 應得之價毫無出入所爭在遲速之間而場商 得以轉輸濟收後鹽既可杜跌淸·兩淮鹽法志[王定安]【清光緖三十一年刻本】商人匿報物價希圖省税者應照其短納税額處以一倍至五倍之罰金 凡
廠商 應呈報事項隱區不報或報告虚偽者應處以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之罰金民國·訥河縣志[崔福坤]【民國油印本】窰場(67) / 窰廠(213)
鹻地每畝徵銀一分二釐一毫一絲九忽校尉地 每畝徵銀二分四厘麻觔
窰場 地 每畝徵銀三分六厘 該縣向在乚省丁地雜辦一條鞭派徵額徵正銀民國·重修滑縣志[馬子寛]【民國二十一年鉛印本】畝每畝征租銀一錢零零七毫零五忽共征銀四十二兩四錢九分八厘麻觔
窰廠 原額共地四十畝每畝征租銀六分七厘五毫共征銀二兩七錢 以上額外民國·大名縣志[洪家禄]【民國二十三年鉛印本】
[7] 厰 chǎng (53512) U+53B0 word2vec
開場(787) / 開厰(326)
支夏以二月差官專典同五月中旬開㻛九月終畢秋以七月差官九月上旬
開場 次年正月終畢續抛数限内糴到者听通理知州通判每旬体訪估實價曉示宋·慶元條法事類[謝深甫]【清鈔本】每年冬月多來江甯擇其老弱立厰收養以縣丞一人掌之歲以十月十六日
開厰 次年正月資遣回籍 每日給匄目錢一百文小匄目錢四十文匄錢二十文淸·(同治)續纂江寧府志[蔣啓勛]【清光緒六年刊本】粥場(110) / 粥厰(1808)
一計煑粥之費凡在倉有米者掌印官差在官夫役車載驢馱十日一發積在
粥場 嚴密之處司積者自帶鎖鑰管總判封條每日每人以三合爲率食粥之人每淸·政學録[鄭端]【清畿輔叢書本】皆以食粥中之壯者為之有惰慢及作弊者杖逐一計煮粥之費凡米須積在
粥厰 嚴密之處司積者自持鎖鑰每日毎人三合為率食粥之人增減不同掌簿先淸·六典通考[閻鎮珩]【清光緖刻本】棚場(27) / 棚厰(740)
丁三千六百七十五 題準蠲除徵徭銀一千六百四十六兩六錢又除帶徵
棚場 銀二十三兩九錢八分六釐零實在人丁並餘丁一萬二千九百七十六實徵淸·(嘉慶)海州直隷州志[唐仲冕]【清嘉慶十六年刊本】支銀四百八十九兩六錢每歲報銷驛馬倒斃價銀三百一十二兩三錢一分
棚厰 等項銀七十九兩五錢二分又祇應銀歲支四百二十四兩 按驛册雍正十淸·(乾隆)吳江縣志[陳𦳣纕]【清乾隆修民國年間石印本】礦場(101) / 礦厰(363)
豐四年閏七月初九日將軍景湻奏竊咸豐三年户部咨令各直省遇有金銀
礦場 卽行開採納課等因臣履任以來適有商民劉芳圃等以登潭卡倫所屬之木淸·(光緒)吉林通志[李桂林]【清光緖十七年刻本】傷體制有裨民生惟在地方官經理得宜自不致别滋流𡚁卽如各省舊有
礦厰 按年開採抽課官民日久相安豈非明驗當此軍需浩繁庫藏支絀各省督撫淸·礦學心要新編[宋賡平]【清光绪二十八年蜀西廣石山房刻本】窑場(30) / 窑厰(174)
二局有提領管勾等官員額不一大都四
窑場 提領大使副使各一人南西二窑場 及琉璃局各置大使副使一人凡山採木提舉司逹嚕噶齊提舉同提舉副提淸·續通志[嵇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費惠民從之初永樂時尚膳監有羊房在韓家川冷泉至景泰間移於西琉璃
窑厰 凡牧地一十三頃四十一畝及置司牲司官吏及軍士護守歳費數千金至是明·國朝典彙[徐學聚]【明天啓四年徐與參刻本】窰場(67) / 窰厰(218)
鹻地每畝徵銀一分二釐一毫一絲九忽校尉地 每畝徵銀二分四厘麻觔
窰場 地 每畝徵銀三分六厘 該縣向在乚省丁地雜辦一條鞭派徵額徵正銀民國·重修滑縣志[馬子寛]【民國二十一年鉛印本】三塵七渺五漠 實徵屯賦丁差銀一千二百六十三兩六錢二分 實徵
窰厰 地租銀六兩一錢八分 以上屯賦條丁共銀二千四百六十兩一分一淸·(康熙)建水州志[陳肇奎]【清康熙刻本】鉛場(111) / 鉛厰(344)
膽銅者蓋以鐵為片浸之膽水中後數十日卽成銅凡銅場十四鐵場三十八
鉛場 二十四錫場五云宋·建炎以來朝野雜記[李心傳]【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伊犁環境皆山土地寛廣有窑礦之富林木之饒乾隆三十一年立
鉛厰 三十八年立鐵厰四十一年立銅厰四十七年立煤窑嘉慶十一年立木税皆淸·新疆識略[松筠]【清道光元年武英殿刻本】鐵場(720) / 鐵厰(800)
綱思州河亦曰異溪源出鎮遠府西北界大山曰路頼河東流合南北二水經
鐵場 南山東北流百里至思州府西北境有鐵場 東北水東南流來注之又東南經淸·方輿考證[許鳴磐]【清濟寧潘氏華鑒閣本】十里圖經上源岀鎮遠府西北界大山曰路瀨河東流數十里合南北二水經
鐵厰 南山之南東北曲曲百里至思州府西北境有鐡厰東北水東南流來會此水淸·卷施閣集[洪亮吉]【清光緖三年洪氏授經堂刻洪北江全集增修本】船場(590) / 船厰(1024)
場元置在長洲縣而分辦於太倉國初設官於本府分辦如故今廢 蘇州府
船場 在小北門外洪武五年靖海侯吳禎建今改為厲壇 兩淮都轉運鹽使司分明·(正德)姑蘇志[王鏊]【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鐵器釡鑊之屬數千萬斤沈之揚州鐵鑊豈即此類耶鐵釡在北門外蘇州造
船厰 今移在太倉海寧寺相傳通番船煑𥰒緂用者闊六尺三寸高四尺三寸圍明·湧幢小品[朱國禎]【明天啓二年刻本】牧場(975) / 牧厰(760)
十二年覆准親王
牧場 方二里郡王牧場 方一里額外多占者察出撥給新壯丁淸·八旗通志[官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年給親王
牧厰 方八里郡王牧厰 方四里十二年又定親王牧厰 方二里郡王牧厰 方一里額外多占者查出撥給新壯丁凡畿輔牧厰 之數鑲黄旗牧厰 坐落武淸·清文獻通考[官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