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1856) U+5D2A⿰山卒

異體字表(7137)

正 字 表()

1.

正字

[] 崪 U+5D2A

異體字

[1] 崒 zú, cuì (7137) U+5D12 word2vec

  • 崪嵂(73) / 崒嵂(2664)

    兀天表前有花樹數品香氣極清中有圓殿魏然髙聳曰承光北望山岂嶙峋崪嵂俯瞰池波蕩漾澄澈而山水之間千姿萬態莫不呈奇獻秀扵几窓之前西有淸·明文在[薛熙]【清康熙三十二年古渌水園刻本】

    兀天表前有花樹數品香氣極淸中有圓殿巍然高聳曰承光北望山峰嶙峋崒嵂俯瞰池波蕩漾澄澈而山水之間千姿萬態莫不呈奇獻秀於凡窓之前西有明·古今遊名山記[何鏜]【明嘉靖四十四年廬陵吳炳刻本】

  • 嵂崪(10) / 嵂崒(521)

    目之勝謂東天目稍近則意在東目未暇爲西遊計乃踄東山之半遙睇西偏嵂崪高聳峋嶙插霄靑如染翠欲滴錦屏萬叠上與天界隣崔嵬森秀不可名狀者明·越鐫[王在晋]【明萬曆三十九年刻本】

    目之勝謂東天目稍近則意在東目未暇為西遊計乃踄東山之半遥睇西偏嵂崒高聳峋嶙插霄青如染翠欲滴錦屏萬疊上與天界隣崔嵬森秀不可名狀者明·天目山志[徐嘉泰]【舊鈔本】

  • 崷崪(556) / 崷崒(168)

    漢語大詞典·崷崪: 亦作“ 崷崒 ”。

    漢語大詞典·崷崒: 见“ 崷崪 ”。

    造次其地宜若鷲嶺猴江之爲卜府之西二百里有山焉環控四邑峭拔萬仞崷崪以支圓碧培塿以覛羣青怪石古松棲蟄龜鶴靈湫𨗉壑隱見龍雷山之半淸·全唐文[董誥]【清嘉慶內府刻本】

    造次其地宜若布金之形勝可矣府之西二百里有山焉環控四邑峭拔萬仞崷崒以支圓碧培樓以𤫽群青怪石古松棲蟄龜鶴靈湫邃壑隱見龍雷山之巓宋·宋高僧傳[釋贊寧]【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 崪屼(91) / 崒屼(58)

    大唐給事中魏山公蘇詵諱而銘曰石崴嵬兮山崔崔嵚崟岝㠋兮相蔽虧槎崪屼兮莾芊芊噫兹路兮不記年大聖作兮萬物覩惠吾人兮道復古役斯來兮力明·(嘉靖)廣東通志初稿[戴璟]【明嘉靖刻本】

    琢之樹之不朽○給事中蘇詵銘○石嵗嵬兮山崖崖嶔崟岝㠋兮相蔽虧槎崒屼兮莾芊芊噫斯路兮不記年大聖作兮萬物覩惠吾人兮道復古役斯來兮力明·(嘉靖)南雄府志[譚大初]【明嘉靖刻本】

  • 屹崪(89) / 屹崒(80)

    漢語大詞典·屹崪: 见“ 屹崒 ”。

    漢語大詞典·屹崒: 亦作“ 屹崪 ”。

    牙齒狀荆門上合下開違山南有門形故因以為名郭璞江賦虎牙嵥𥪡以屹崪荆門闕竦而盤礴注虎牙荆門二山夾岸相對而江流其中也唐·杜工部草堂詩箋[杜甫]【古逸叢書覆宋麻沙本】

    淙大壑與沃焦若乃巴東之峽夏后䟽鑿絶岸萬丈壁立赮駮虎牙嵥𥪡以屹崒荆門闕竦而磐礴圓淵九迴以懸騰湓流雷呴而電激駭浪暴灑驚波飛薄迅明·漢魏六朝一百三家集[張溥]【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崔崪(29) / 崔崒(194)

    漢語大詞典·崔崪: 亦作“ 崔崒 ”。

    漢語大詞典·崔崒: 见“ 崔崪 ”。

    涇浮渭班固西都賦陸海珍藏丨丨美玉張衡西京賦於前則終南太一隆崛崔崪隠轔鬱律連岡乎嶓冢抱杜含鄠欱灃吐鎬爰有丨丨珍玉是之自出江淹麗淸·駢字類編[吳士玉]【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説文曰岐山在長安西美陽縣界山有兩岐因以名焉於前則終南太一隆崛崔崒隠轔鬱律連岡乎嶓冡終南太一二山名也隆崛之類皆山形容也抱杜含鄠明·漢魏六朝一百三家集[張溥]【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崪峍(49) / 崒峍(16)

    南瞻虎耳嶺崪峍聳雙峰流水堯田畆青山禹貢封圖經缺古跡勝覽念朋從花木迎春早幽深明·王氏家藏集[王廷相]【明嘉靖刻清順治十二年修補本】

    南瞻虎耳嶺崒峍聳䨇峰流水堯田畝青山禹貢封圖經缺古跡勝覽念朋從花木迎春早幽深淸·四朝詩[張豫章]【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74376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4:2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