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3555) U+5CE1⿰山夹

編輯者:jxs

異體字表(112464)(117253)(9629)

正 字 表()

1. xiá

【寅集中】【山字部】:【廣韻】侯夾切【集韻】【韻會】轄夾切【正韻】胡夾切,音洽。【廣韻】巫峽,山名。蜀楚之交,山有三峽。【左思·蜀都賦】經三峽之崢嶸。【註】三峽在巴東永安縣,謂西陵峽,歸鄕峽,巫峽也。【盛弘之荆州記】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無斷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非亭午不見日月。 又州名。秦將白起攻楚,燒夷陵,卽其地。魏武於此置臨江郡。後魏爲拓州,取開拓之義。周以其居三峽之口,因曰峽州。 又山峭夾水,亦曰峽。見前岬字註。 【集韻】本作陜。或作陿。康熙字典

正字

[] 峡 U+5CE1

    異體字

    [1] 峽 xiá (112464) U+5CFD 中华字海, word2vec, j2ff

    • 巫峡(320) / 巫峽(6947)

      漢語大詞典·巫峽: 1. 长江三峡 之一。一称 大峡 。西起 四川省 巫山县 大溪 ,东至 湖北省 巴东县 官渡口 。因 巫山 得名。两岸绝壁,船行极险。2. 战国 宋玉 《高唐赋》记 楚襄王 游 云梦 台馆,有 楚怀王 梦与 巫山 神女相会的故事,后遂以“巫峡”称男女幽会之事。

      巫峡迢迢舊楚宫至今雲雨暗丹楓㣲生盡戀人間樂只有襄王憶夢中淸·唐人萬首絶句選[王士禎]【清康熙刻本】

      巫峽迢迢舊楚宫至今雲雨暗丹楓微生盡戀人間樂只有襄王憶夢中唐·李義山詩集[李商隱]【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 峡口(182) / 峽口(5639)

      瞿塘峡口曲江頭萬里風烟接素秋華蕚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邉愁朱簾繡柱圍黄淸·式古堂書畫彙考[卞永譽]【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瞿塘峽口曲江頭萬里風烟接素秋花蕚夾城通御氣芙蓉小苑入邊愁珠簾繡柱圍黃唐·杜詩言志[杜甫]【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校刻本】

    • 巴峡(72) / 巴峽(1459)

      交修今以彪宦久年高勤於為政俾從優逸入補王宮以歸厚文行器能辱在巴峡勵精為理績茂課高區區萬州豈盡所用且移大郡稍展竒才以旻早著戎功唐·白氏長慶集[白居易]【四部叢刊景日本翻宋大字本】

      交脩今以彪官久年髙勌於為政俾從優逸入補王宫以歸厚文行器能辱在巴峽勵精為理績茂課高區區方集作萬州豈盡所用宜移大郡稍展其集作竒才宋·文苑英華[李昉]【明刻本】

    • 夔峡(18) / 夔峽(537)

      察古之義也今朝廷示以德信覽其奏則損一官而與之其事至微然臣竊恐夔峡一路靡然効畿所為謂國賞之可徼忘天功之難僭則陶化殊俗之美不在陛明·歷代名臣奏議[黄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察古之義也今朝廷示以徳信覽其奏則捐一官而與之其事至㣲然臣竊恐夔峽一路靡然效畿所為謂國賞之可徼忘天功之難僣則陶化殊俗之美不在陛宋·襄陵集[許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峡江(111) / 峽江(5337)

      漢語大詞典·峽江: 长江 自 四川 奉节县 瞿塘峡 以下,至 湖北 宜昌 ,称为 峡江

      用不報是時白年五十有七矣乾元元年終以汚璘事長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釋憩岳陽江夏久之復如潯陽過金陵徘徊于厯陽宣城二郡明·文章辨體彙選[賀復徵]【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先是白嘗識郭子儀于未遇時子儀請觧官贖白罪乃長流夜郎遂泛洞庭上峽江至巫山以赦得釋復如潯陽族人陽冰為當塗令白過之以病卒年六十四成唐·李太白詩集注[李白]【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三峡(437) / 三峽(9909)

      漢語大詞典·三峽: 1. 四川 、 湖北 两省境内, 长江 上游的 瞿塘峡 、 巫峡 和 西陵峡 的合称。2. 广东省 北江 自 英德 至 清远 间的 中宿峡 、 大庙峡 、 浈阳峡 的合称。见 清 屈大均 《广东新语·三峡》。

      上明田土膏良可以資業軍人在吳時樂鄉城以上四十餘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峡若狂狡送死則舊郢以北堅壁不戰接㑹濟江路不云逺乘其疲墯撲翦為易宋·通志[鄭樵]【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上明田土膏良可以資業軍人在吳時樂鄕城以上四十餘里北枕大江西接三峽若狂狡送死則舊郢以北堅壁不戰接會濟江路不云遠乘其疲墮撲翦爲易唐·晋書[房玄齡]【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峡路(65) / 峽路(1578)

      褒美自雍以下悉加賞焉以少府少監雷有終為諫議大夫知成都府有終由峡路入蜀調發兵食規畫戎事皆有節制師行至峡中遇盜格鬬且行且戰進至廣淸·資治通鑒後編[徐乾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以失守故慚憤成疾而死以少府少監雷有終為諫議大夫知成都府有終由峽路入蜀調發兵食規畫戎事皆有節制師行至峽中遇盜格鬬將士渴之會天雨宋·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楊仲良]【清嘉慶宛委别藏本】

    [2] 陜 xiá (117253) U+965C 中华字海

    • 川峡(56) / 川陜(4173)

      】為冀王府翊善著作佐郎姚坦為益王府翊善巳卯詔江南兩浙劒南東西川峡路嶺南河東知州通判知軍知縣及監掌庶務官等自今滿三考並與移替庚宋·太宗皇帝實録[錢若水]【四部叢刊三編景宋鈔本舊鈔本】

      道東道荆南鄂岳湖南鄭滑浙西浙東鄜坊宣商涇邠江南江西淮南西川東川陜虢等道所送進士不得過一十五人明經不得過二十人其河東陳許汴徐泗五代·唐摭言[王定保]【清學津討原本】

    • 峡州(99) / 陜州(7226)

      沙有花石戍舊注云陜州妄也夢符曰右按歸州圖經空舲峡東西十四里在峡州夷陵縣界水經云江水歴峽東逕宜昌縣之挿竈下酈道元曰江之左岸絶崖唐·補注杜詩[杜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砥柱陜州在河南府西三百里平陸在觧州東南九十里底柱在黄河中西去陜州四十里西北去平陸五十里此河水東至砥柱之所經也唐趙冬曦三門賦序南北朝·水經注集釋訂譌[酈道元]【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峡隘(5) / 陜隘(106)

      之宅穿徑丨丨之丨洪都府王勃滕王閣序南昌故郡丨丨新丨江陵府杜甫峡隘詩聞說丨丨丨雲沙静眇然芙蓉府劉禹錫送陸侍御歸淮南使府詩歸路丨淸·佩文韻府[張玉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聞說江陵府陜隘宋·文山集[文天祥]【四部叢刊景明本】

    • 山峡(49) / 山陜(1205)

      土目土司之為苗民害也黔省上遊多土目下遊多土司土司多係江西湖廣山峡江南等處之人土目則係從前土著及由滇蜀撥之人苗民佃種土目土司之淸·清經世文續編[葛士濬]【清光緖石印本】

      另題立案者比比也及過期既久雖欲辯復孰從信之𥨸謂山東河南湖江山陜藩府多者宜特設宗學叅議一員擇其精力才望者以專勑提調每𡻕再出明·清白堂稿[蔡獻臣]【明崇禎刻本】

    • 鷲峡(5) / 鷲陜(11)

      楊盛侵擾祁山秦主興遣趙琨等攻之姚恢入鷲峡姚嵩入羊頭峡胡翼度出汧城興自雍赴之天水太守王松忩言曰先帝神畧宋·蜀鑒[郭允蹈]【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興遂擾祁山泓永和元年盛攻陷祁山執王總鷲陜興將姚恢等討楊盛入自鷲陜羊頭陜秦州剌史姚嵩帥師入羊頭陜赤亭後秦錄姚弋仲南安赤亭羌人也淸·十六國疆域志[洪亮吉]【清廣雅書局叢書本】

    [3] 硤 xiá (9629) U+7864 word2vec

    • 山峡(49) / 山硤(169)

      漢語大詞典·山硤: 山峡

      汊太宗因遣使問御卿曰西北要害皆屯勁兵戎人何自而至御卿對曰敵縁山峡小徑謀入丨丨臣諜知之遣人邀其歸路因縦兵大擊敗之又李處耘傳處耘淸·佩文韻府[張玉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所畏太宗遣使問御卿曰西北要害皆屯勁兵戎人何自而至御卿對曰敵縁山硤小徑入謀剽掠臣諜知之遣人邀其歸路因縱兵大擊敗之人馬墜崖谷死者淸·(雍正)陝西通志[沈青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峡路(65) / 硤路(46)

      將軍趙廣墓誌丨丨忽摧龍津遂壅杜甫入衡州詩柴荆寄樂土丨丨觀翺翔峡路庾信詩丨丨沙如月山峯石似眉戎昱詩丨丨花應發津亭栁正齊盧綸詩月淸·佩文韻府[張玉書]【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碧嶂遶孟郊詩丨丨㡬千丨清泉萬餘流花萼遶薩都拉詩紫袖穿衫丨丨丨硤路遶席豫詩丨丨丨河汾淸·韻府拾遺[官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峡石(32) / 硤石(4213)

      北征郾城曰此城有百年之福荼索虜未可敵也 蔡未平数月前呉武陵自峡石望東南氣如旗皷矛盾皆顛倒少選黄白氣從西北岀盤蜿相交曰今西北王明·(嘉靖)郾城縣志[楊邦梁]【明嘉靖刻本】

      赤雲【新唐書吳武陵傳】吳元濟未破數月武陵自硤石望東南氣如旗鼓矛楯皆顛倒横斜少選黄白氣出西北盤蜿相交武陵告韓唐·韓昌黎詩集編年箋注[韓愈]【清乾隆盧見曾雅雨堂刻本】

    • 峡口(182) / 硤口(791)

      夏口忱諌以為巴峡未賓不宜輕捨根本摇動民心穎胄不従俄而巴東兵至峡口遷都之議乃息論者以為見機又曰尉元為冠軍将軍東平太守無鹽戍主申淸·淵鑒類函[張英]【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忱復同諫以為巴硤未賓不宜輕捨根本摇動民志穎胄不從俄而巴東兵至硤口遷都之議乃息論者以為見機高祖踐阼以忱為五兵尚書領驍騎將軍論建唐·梁書[姚思廉]【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石峡(62) / 石硤(552)

      芳繕治城塹延屬五十餘里西寧始安 經納峡 在縣西一百五十里 西石峡 在縣西一百里 剌撒兒峡 在縣西一百五十里 且思貢峡 在縣南淸·(乾隆)甘肅通志[許容]【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十里 柳池鋪 在府城西南二百里 山脚鋪 在府城西二百一十里 石硤鋪 在府城西南二百四十里 龍塘鋪 在府城西南二百五十里雲陽縣明·(正德)夔州府志[吳潛]【明正德刻本】

    • 鷲峡(5) / 鷲硤(35)

      氐皆棄楊靈珍𣪚歸崇進據赤土靈珍遣從弟建屯龍門自帥精勇一萬屯鷲峡龍門之北數十里中伐樹塞路鷲峡之口積大木聚礌石臨崖下之以拒魏兵宋·蜀鑒[郭允蹈]【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之衆减太半崇進據赤土靈珍遣從弟建帥五千人屯龍門自帥精勇一萬屯鷲硤龍門之北數十里中伐樹塞路鷲硤之口積大木聚礌石臨崖下之以拒魏兵宋·資治通鑒[司馬光]【四部叢刊景宋刻本】

    • 峡州(99) / 硤州(555)

      右麻紙書真字清勁秀發亦與李大夫時顔責峡州别駕此顔第一帖也寳章待訪録淸·六藝之一録[倪濤]【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右麻紙書真字清勁秀發亦與李大夫時顔責硤州别駕此顔第一帖也宋·寳章待訪録[米芾]【明刻百川學海本】

    • 巴峡(72) / 巴硤(27)

      尉元密偹又曰南齊栁忱為冠軍将軍時郢州平蕭穎胄議遷夏口忱諌以為巴峡未賓不宜輕捨根本摇動民心穎胄不従俄而巴東兵至峡口遷都之議乃息淸·淵鑒類函[張英]【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軍將軍太守如故轉吏部尚書不拜郢州平穎胄議遷都夏口忱復同諫以為巴硤未賓不宜輕捨根本摇動民志穎胄不從俄而巴東兵至硤口遷都之議乃息唐·梁書[姚思廉]【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 峡中(156) / 硤中(192)

      白質黒文有山水草木之形温潤如玉可琢為屏人物溪橋之狀又曰階州北峡中有石青質黒理其文有松栢人物溪橋水石山林樓閣日月之狀焉淸·淵鑒類函[張英]【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淮水又北逕山硤中謂之硤石南北朝·水經注箋[酈道元]【明萬曆四十三年李長庚刻本】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74376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9:0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