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850467) U+4EF2⿰亻中
異體字表 中(8636966) 狆(1425) 㑖(2)
正 字 表 仲(簡)
1. zhòng
【子集中】【人字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衆切,蟲去聲。【釋名】父之弟曰仲父。仲,中也,位在中也。【禮·檀弓】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 又樂器。【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 又【水經注】魏明帝鑄銅人二列司馬門外,謂之翁仲。 又姓。高辛氏才子仲堪之後。又仲孫,複姓。 又與中通。仲春亦曰中春,仲子亦曰中子。【前漢·外戚傳】同產兄弟四人,曰子、孟、中、叔。康熙字典
正字
[簡] 仲 U+4EF2
異體字
[1] 中 zhōng, zhòng (8636966) U+4E2D 汉语大字典
仲庸(414) / 中庸(52820)
於草澤不得奮見於事業而文章則多為人所傳公知
仲庸 之深故蘄之至若仲庸 之才之識宜副公之所蘄矣乃不免為巖野之士託文章以自見雖足以為不元·山窗餘稿[甘復]【民國豫章叢書本】貌為小人而心行無所忌憚故云小人而無忌憚也小人將此以為常亦以為
中庸 故云小人之中庸 也○子曰中庸 其至矣乎○前既言君子小人不同此又歎漢·禮記疏[鄭玄]【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仲孚(1300) / 中孚(18034)
以擬五經非諸子之疇也宋衷陸績各以淵通之才窮核道眞爲十篇解釋宋
仲孚 一作子注十二卷蔡文邵注十卷唐王涯爲說玄五篇一卷又注六卷員俶太宋·玉海[王應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遯 三鷄啄粟十雛從食饑鳶卒擊亡其兩叔十一作八
中孚 之頤漢·易林[焦延壽]【士禮居叢書景刻陸校宋本】仲允(341) / 中允(13015)
曾莫之懲是可哀也次三章實數其莫懲之罪而其人則皇父也番也家伯也
仲允 也聚子也蹶也楀也其官則卿士也司徒也宰也膳夫也内史也趣馬也師氏淸·虞東學詩[顧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元帝承制除信御史中丞共傳收庾信以言肅宗憐維失其死罪止下遷太子
中允 此所謂收也陳琳作檄謗詈曹公得之得之愛之而不咎維在賊中禄山大宴唐·九家集注杜詩[杜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仲華(2037) / 中華(32525)
月相答當此之時不知世間孰貴而孰賤孰失而孰得也君自號之意有在矣
仲華 笑曰然子其為之書以求宗工秀人詠歌之俊卿與仲華 同里同年學同師今元·伊濱集[王沂]【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常為帝都言拓抜氏之先世居彼土也故多奇節甚茂華風中國曰華謂其有
中華 之風也髙闕圖南二王齊軫史記曰趙武靈王築長城自代並隂山下至髙闕南北朝·庾子山集注[庾信]【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仲憲(382) / 中憲(12513)
民無知所謂致死之示民有知所謂致生之示民疑言使民疑於無知與有知
仲憲 之言三者皆非孔氏曰原憲言夏后氏用明器送亡者以不堪用之器送之表淸·禮記集解[孫希旦]【清同治七年孫鏘嗚刻本】良丞 介吳陶伯孝廉 文 鑄 來謁余談次及之景維因言及其考
中憲 知有是書欲刻未果今願刊布以成先志余因出家中選樓本並發焦山書藏宋·(嘉定)鎮江志[盧憲]【清道光二十二年丹徒包氏刻本】仲和(3981) / 中和(37268)
和留宿其家
仲和 尚未寝徐步庭中翫月頃之長蘅已覺見有人在庭問之則仲和 也因謂之曰適得一夢甚可笑夢與子同坐此齋忽有黄冠數人排闥而入直宋·夢林玄解[邵雍]【明崇禎刻本】○賤者舊本作貴賤訛今改正道者進則近盡退則節求天下莫之若也道謂
中和 之道儒者之所守也進退亦謂貴賤也道者貴則可以知近盡賤則可以知節先秦·荀子[荀況]【清抱經堂叢書本】仲蘬(15) / 中蘬(68)
孟子曰湯執中予聞曰能自得師者王謂人莫已若者亾荀子堯問篇曰其在
仲蘬 之言也曰諸矦自爲䙷師者王䙷友者霸䙷疑者存自爲謀而莫已若者亾吕淸·古文尚書考[惠棟]【清乾隆宋廷弼刻本】尸今何以稱公尸哉然則鳬鷖之詩殆非武王成康時詩也荀子堯問篇其在
中蘬 之言也曰諸侯自為得師者王得友者霸得疑者存自為謀而莫巳若者亡淸·潜邱札記[閻若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仲矩(146) / 中矩(2179)
民阜兄弟皆敬事叔父母如父母不敢毫末自專一庭之間怡然肅然固本於
仲矩 之行之刑於家者歟仲矩 卒於洪武丁丑正月一日葬團箕山之原士竒少孤明·東里集[楊士奇]【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若輕矣而亦重三鋝者若不三刃則輕於戈而其重為不同三刃則胡之倨句
中矩 言正方也於援之外又有所謂刺刺者著柲前如鐏謂於援胡之横上中使出宋·周官總義[易祓]【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吴仲(466) / 吴中(3541)
吴帥師滅陸渾韓宣子夢文公携荀吴而授之陸渾宣子韓起文公晉文公荀
吴仲 行穆子也故使穆子帥師獻俘於文宮欲以應夢宋·太平御覽[李昉]【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晉師至城以前年奔晉今還救宋曺翰胡曺大夫○翰音寒又戸旦反㑹晉荀
吴中 行穆子齊苑何忌齊大夫衛公子朝前年出奔晉今還衛救宋丙戌與華氏戰晋·左傳杜林合注[杜預]【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仲秋(11114) / 中秋(29300)
國語辭典·中秋: 1.
仲秋 。指秋季第二個月。《周禮.夏官.大司馬》:「中秋 教治兵,如振旅之陳。」2.農曆八月十五日。見「中秋 節」條。
[2] 狆 zhòng (1425) U+72C6 汉语大字典
仲苗(201) / 狆苗(604)
糧俾閭閻元氣漸復民力寬裕用副軫懷戊申諭貴州南籠係由廳改郡本年
仲苗 滋事以來該郡紳士民人等深明大義衆志成城被圍日久固守無虞允宜特民國·興義縣志[蔣芷澤]【民國三十七年稿本】以南籠解圍勒保得旨嘉獎下部議敘○戊申諭貴州南籠係由廳改郡本年
狆苗 滋事以來該郡紳士民人等深明大義衆志成城被圍日久固守無虞允宜特淸·東華續録(嘉慶朝)[王先謙]【清光緖十年長沙王氏刻本】苗仲(337) / 苗狆(132)
政分巡臨鞏以才略聞再遷右僉都御史巡撫貴州自楊應龍平後銷兵太多
苗仲 所在為寇鶴鳴言仲賊乃粤西瑤種流入黔中自貴陽抵滇人以三萬計砦以淸·明史[張廷玉]【清乾隆武英殿刻本】西右參政分守臨鞏再遷右僉都 御史廵撫貴州自楊應龍平後銷兵太多
苗狆 所在 為寇鶴鳴言狆賊乃粵西猺種流入黔中自貴陽抵 滇人以三萬計淸·(道光)貴陽府志[蕭琯]【清咸豐刻本】云仲(2733) / 云狆(14)
於是仲尼年二十八【疏】注年二十八○正義曰沈文何云襄三十一年注
云仲 尼年十歲計至此年二十七今云二十八誤既而告人曰吾聞之天子失官學先秦·春秋左傳正義[左秋明]【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小蛇迸出方得無患 出入必負强弩帶利刀睚眦之仇必報 按峝谿纎志
云狆 苗年十六無不帶刀其鐵自始生時鍊至成童故最銛利以黑漆雜皮為鞘貌淸·(咸豐)興義府志[鄒漢勛]【清咸豐四年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