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6959862) U+5728⿸③土
異體字表 扗(3358) 𡉄(416) 𡉠(0) 𥩴(0) 抂(5987)
正 字 表 在(簡)
1. zài
【丑集中】【土字部】:【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又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又存也。【論語】父母在。 又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又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又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又昨代切,音載。義同。 又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又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𡚱之所在。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 从土从才。本作𡉈,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康熙字典
正字
[簡] 在 U+5728
異體字
[1] 扗 zài, zhuàng (3358) U+6257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在㫄(266) / 扗㫄(14)
句不繼㠩聲者謂龍 字借荒為之也釋言蒙荒奄也喪大記黼荒注荒蒙也
在㫄 曰帷在上曰荒皆所以衣柳 紳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鞶帶革部作帶鞶如淸·説文解字句讀[王筠]【清刻本】治絲帛而熟之考工記㡃氏湅絲帛又帷屬通作荒禮喪大記帷荒註荒蒙也
扗㫄 曰帷扗上曰荒皆所以衣桺也疏云桺申主覆謂龜甲也集韻或作㡛□从㡃明·正字通[張自烈]【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在今(68482) / 扗今(118)
之中也鄭云殷猶多也九江從山溪所出其孔衆多言治之難也地理志九江
在今 廬江潯陽縣南皆東合爲大江如鄭此意九江各自別源其源非大江也下流漢·尚書注疏[孔安國]【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孔殷鄭注云殷猶多也九江從山谿所出其孔眾多言治之難也地理志九江
扗今 盧江潯陽縣南皆東合爲大江見書疏鄭注止此故疏此下方接云如鄭此意淸·讀書偶識[鄒漢勛]【清光緖左宗棠刻本】在宥(2990) / 扗宥(12)
十日應也【事對】作解
在宥 周易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過宥罪莊子曰聞在宥 天下不聞治天下在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宥也者恐天下之遷其德天下不唐·初學記[徐堅]【清光緒孔氏三十三萬卷堂本】謂知情藏匿資給也𢦤敗者毁傷四肢面目漢律所謂痕也又□宥荘子聞
扗宥 天下不聞治天下也在之也者恐天下之淫其性也宥之也者恐天下之遷其明·正字通[張自烈]【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菴在(7033) / 菴扗(13)
第及之也即日與純甫之和並山而東出鴈門之南夜宿壬仲章道正瑞雲菴
菴在 鳯山之𪋤山中來儀觀仲章主之道士孫守真年八十童丱入道其家為此金·遺山集[元好問]【四部叢刊景明弘治本】十八都興國林扗仙女峰有香田 峰下雨潭巖祈雨有應碧雲菴亦曰道山
菴扗 采藥峰 傳云羅洪先燒丹于此鑪鼎今存彭敏才有詩 句云千山餘雨氣淸·(同治)衡陽縣志[羅慶薌]【清同治十一年刊本】歳在(2428) / 歳扗(10)
五月余之長安以歷推之元康二年嵗在壬子乙未五月十八日也爾雅曰太
歳在 子曰困敦左氏傳梓愼曰歳在 星紀而淫於𤣥枵杜預曰歳歳星也𤣥枵南北朝·六臣注文選[蕭統]【四部叢刊景宋本】制匹長也通作純集韻淳或作敦杜子春讀敦爲純音準又震韻音頓爾雅大
歳扗 子曰困敦扗午曰敦牂又釋丘丘一成曰敦丘郭璞註引詩至于頓丘頓敦音明·正字通[張自烈]【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在穴(1387) / 扗穴(11)
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六五密雲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
在穴 上六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災眚彖曰小過小者過而亨也過以利貞與漢·周易鄭注[鄭玄]【清湖海樓叢書本】九四无咎弗過遇之往厲必戒勿用永貞 五密雲不雨自我㢴郊公弋取假
扗穴 上弗遇過之飛鳥離之凶是謂烖眚淸·費氏古易訂文[王樹枏]【清光緖十七年青神刻本】水在(30143) / 水扗(51)
象曰
水在 火上旣濟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先秦·子夏易傳[卜商]【清通志堂經解本】水扗 火上既濟君子㠯思患而豫防之淸·費氏古易訂文[王樹枏]【清光緖十七年青神刻本】星在(17938) / 星扗(17)
曰音⿰打之⿰索隠槍音七庚反棓音皮韋昭音剖詩緯云天槍三星天棓五
星在 斗杓左右主槍人棓人石氏星讚云天槍天棓八星偹非常之變也正義槍龎漢·史記[司馬遷]【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又星名史天官書紫宮左三星曰天槍右五星曰天棓註詩緯云槍三星棓五
星扗 斗杓左右主槍人棓人石氏星贊曰槍棓八星備非常之變也又灰韻音裴姓明·正字通[張自烈]【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寺在(43228) / 寺扗(18)
補注鶴曰長安亦有香積寺代宗爲元帥率諸軍屯於香積寺是也此
寺在 梓州涪城縣不得不以涪城縣冠寺名之上不如牛頭寺兠率寺直以寺言涪唐·補注杜詩[杜甫]【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逕峴山寺寺有明成化時鐘舊為金龍峰傳云先有此寺後有衡州城然則此
寺扗 唐武德前也自此多童山沙逕傍水東北十里而至曾步鍾武侯國故城當扗淸·(同治)衡陽縣志[羅慶薌]【清同治十一年刊本】所在(142067) / 所扗(72)
朔相去二十九日餘前氣後氣相去三十日餘每月參差氣漸不正但觀中氣
所在 以為此月之正取中氣以正月故言舉正於中也月朔之與月節每月剩一日先秦·春秋左傳正義[左秋明]【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日餘以日月會爲一月則每月惟二十九日餘毎月參差氣漸不正但觀中氣
所扗 以爲此月之正取中氣以爲正月閏前之月中氣 晦閏後之月中氣扗朔無明·正字通[張自烈]【清康熙二十四年清畏堂刻本】
[2] 𡉄 shèng, zài, kū (416) U+21244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昔在(13284) / 昔𡉄(8)
昔在 上聖昭事百神類帝禋宗望秩山川明徳惟馨永世豐年季末滛祀營信巫史漢·漢書[班固]【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浩浩倉海百川之宗經落八極潢缺洪波潤下闕物雲雨出焉天淵缺禎所缺
昔𡉄 前代昭事百下闕有司齊肅 力四時奉祠蓋亦所以敬恭眀神報功下闕闕淸·六藝之一録[倪濤]【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在縣(413134) / 𡉄縣(12)
桃花源記并詩桃源經曰桃源山
在縣 南一十里西北乃沆水曲流而南有障山東帶鈔鑼溪周囬三十有二里所謂晋·箋注陶淵明集[陶潛]【四部叢刊景宋巾箱本】年建西隣安山湖舊有進水二口曰安濟曰似蛇溝 在東阿者曰通源
𡉄縣 西南六十里張秋鎮明景泰間都御史徐有貞建 減水在縣 西南四十里淸·(乾隆)泰安府志[顏希深]【清乾隆二十五年刻本】在外(63563) / 𡉄外(8)
【疏】注隱痛至祥也正義曰鄭玄云隱疾衣中之疾也謂若黑臀黑肱矣疾
在外 者雖不得言尚可指摘此則無時可辟俗語云隱疾難為醫案周語單襄公曰先秦·春秋左傳正義[左秋明]【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十五年公會衞子莒慶盟于洮注洮内地公與未踰年君大夫盟不别得意雖
𡉄外 猶不致也淸·公羊何氏釋例[劉逢禄]【清嘉慶養一齋刻本】在堂(20898) / 𡉄堂(5)
深遠之志羔裘箋云民之厚如此亦唐之遺風亦以其事顯見故言之耳蟋蟀
在堂 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蟋蟀蛬也九月在堂 聿遂除去也箋云我我僖漢·毛詩注疏[毛亨]【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蟋蟀
𡉄堂 歲聿其莫今我不樂日月其除【傳】蟋蟀蛬也九月在堂 聿遂除去也○【淸·詩傳考[陳孚]【清嘉慶九年堯山刻本】
[3] 𡉠 zài (0) U+21260 异体字字典
[4] 𥩴 zài (0) U+25A74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5] 抂 kuáng, wǎng (5987) U+6282 汉语大字典
在縣(413134) / 抂縣(269)
墨子言桐棺三寸差近人情正義括地志云禹陵在越州㑹稽縣南十三里廟
在縣 東南十一里漢·史記[司馬遷]【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威寺距大雲山五里天壺庵
抂縣 東百里永興庵抂縣 東百二十里南廟庵抂縣 東百二十里玉泉庵抂縣 東百二十里大峯山石龍院抂縣 東百三十里北斗淸·(光緒)巴陵縣志[姚詩德]【清光緒十七年岳州府四縣本】寺在(43228) / 寺抂(81)
方泰
寺在 縣東七十里唐大中三年置後廢天福三年増唐·吳地記[陸廣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疑此卽開元寺靈塔
寺抂 縣東二十五里宋建下黃連寺抂 縣東三十里崑山寺抂 縣東三十里邑人方宗朝有崑山寺記見勝蹟 眞顚寺唐建抂縣東四十淸·(光緒)巴陵縣志[姚詩德]【清光緒十七年岳州府四縣本】現在(71524) / 現抂(43)
過去果不與過去未來
現在 因合未來果不與未來現在 過去因合現在 果不與現在 未來過去因合如是南北朝·中論[鳩摩羅什]【大正新修大藏經本】心鬱怏而聚眉如斯之苦皆由前身不施劫盜中來故經曰欲知過去因當看
現抂 果欲知未來果但觀現抂 因是故勸諸行者常須戒勗勿起盜心乃至遺落不唐·法苑珠林[釋道世]【四部叢刊景明萬曆本】墓在(62614) / 墓抂(49)
岱郡段季正俱受師西靈子都之道也季主臨去之際託形枕席爲代己之像
墓在 蜀郡成都升盤山之南諸葛武侯昔建碑銘德於季主墓前碑未讚曰元漠太南北朝·眞誥[陶弘景]【明正統道藏本】岱郡叚季正俱受師西靈子都之道也季主臨去之際託形枕席爲代已之像
墓抂 蜀郡成都升盤山之南諸葛武侯昔建碑銘德於季主墓前碑讃末曰玄漢太明·廣博物志[董斯張]【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庵在(7182) / 庵抂(27)
頭陁
庵在 縣西九十里隋開皇十八年建初國清有聖者頭陁詣雷馬山伐木建殿相距宋·(嘉定)赤城志[陳耆卿]【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西偏餘房看積穀人居之廣福
庵抂 縣東九十里寶蓮庵抂 縣東九十里普陀庵抂 縣東百里蓮花庵抂 縣東百一十里白雲庵抂 縣東百二十里道峯庵抂 大雲淸·(光緒)巴陵縣志[姚詩德]【清光緒十七年岳州府四縣本】在襄(4501) / 抂襄(29)
與本傳不同玄卒亮躬畊隴畝好為梁父吟漢晉春秋曰亮家于南陽之鄧縣
在襄 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晋·三國志[陳壽]【百衲本景宋紹熙刊本】法寺隋開皇初建宋爲龍興寺文云道安法師所造銅象考輿地紀勝龍興寺
抂襄 陽縣西北三里有金銅象雍州記釋道安所立與碑合文又云泰始四年苻丕淸·湖北金石志[楊守敬]【民國十年朱印本】在岳(1920) / 抂岳(24)
索隱今青草湖正義洞庭湖
在岳 州巴陵縣西南一里又有洞庭山名君山在湖中心吳起曰三苗氏左洞庭右宋·通鑒地理通釋[王應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當六七月閒岷峨雪消水暴漲自荆江逆入洞庭淸流爲之改色正義洞庭湖
抂岳 州巴陵縣西南一里今同 水經注湘水會資沅微澧四水同注洞庭而北會淸·(光緒)巴陵縣志[姚詩德]【清光緒十七年岳州府四縣本】當在(38376) / 當抂(93)
具至引之○正義曰以上章云備言燕私故此即陳燕私之事以祭時在廟燕
當在 寢故言祭時之樂皆復來入於寢而奏之以安其從今以後之福祿言骨肉歡漢·毛詩注疏[毛亨]【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有朝夕奠既虞以後則不朝夕奠而朔奠漸近于神道矣由是推之在廟時祭
當抂 寢之朔奠則在廟朔薦當在 寢之朝夕奠可知也朝夕奠有籩豆無鼎俎則廟淸·求古録禮説[金鶚]【清光緖二年孫熹刻本】在荆(5194) / 抂荆(21)
来世㑹予詔許優閑家于樊上故為公作表庚子中公鎮岳州予時為尚書郎
在荆 南幕府嘗因㢘問到公之州其時天下兵興巳六七十年矣人疲州小比太平唐·元次山集[元結]【四部叢刊景明本】來世會予詔許優閑家於樊上故爲公作表庚子中公鎭岳州予時爲尙書郞
抂荆 南幕府嘗因廉問到公之州其時天下兵興已六七年矣人疲州小比太平時淸·湖北金石志[楊守敬]【民國十年朱印本】廟在(41801) / 廟抂(44)
公之宇也宇居也閟筆位反僖音希閟宫有侐實實枚枚閟閉也先妣姜嫄之
廟在 周常閉而無事孟仲子曰是禖宫也侐清淨也實實廣大也枚枚礱密也箋云漢·毛詩[毛亨]【四部叢刊景宋本】【疏】七章云復周公之宇閟宮有侐實實枚枚【傳】閟閉也先妣姜嫄之
廟抂 周常閉而無事孟仲子曰是禖宮也侐淸淨也實實廣大也枚枚礱密也赫赫淸·詩毛氏傳疏[陳奐]【清道光二十七年陳氏掃葉山莊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