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 (1401) U+5706⿴囗员
異體字表 円(15) 圎(16409) 圓(306716)
正 字 表 圆(簡)
1. yuán
【丑集上】【囗字部】:【唐韻】王權切【集韻】【韻會】【正韻】于權切,音員。與圜同。方之對也。【說文】圜,全也。【韻會】古方圓之圓皆作圜,今皆作圓。【易·繫辭】蓍之德圓而神,卦之德方以智。【管子·心術篇】能大圓者,體乎大方。【韓非子·飾邪篇】左手畫圓,右手畫方,不能兩全。【郭璞·江賦】圓淵九迴而懸騰。【註】峽江深急,激岸石而成圓流也。【元結·惡圓論歌】寧方爲皁,不圓爲卿。寧方爲汙辱,不圓爲顯榮。 又圓夢,占夢以決吉凶也。【秦再思紀異錄】長安興義寺有圓夢堂,禪師智滿,圓夢獲驗,堂因以名。 又與員同。【孟子】規矩方員之至也。【詩·商頌】景員維河。【說文長箋】員當作圓,言周景山皆大河也。 又與卵同。【山海經】丹山之陽,有鳳之圓。【緯略】圓,古卵字。【正字通】經本作丸,緯略因聲近,譌爲圓。 又【集韻】王問切,音運。義同。 又叶于分切,音雲。【蔡洪·圍棋賦】曲直有正,方而不圓。算徒授卒,三百維羣。円えん、¥(YEN),同圓。康熙字典
正字
[簡] 圆 U+5706
異體字
[1] 円 yuán (15) U+5186 中华字海
[2] 圎 yuán (16409) U+570E 中华字海
方圆(46) / 方圎(816)
清泉山麓荒地胥沃没狐台山通志輯要在寧鄉縣南四十里有石室高千丈
方圆 三里登眺百里下有清泉又樓子臺山在縣南三十里山勢叠賐形似樓臺故淸·方輿考證[許鳴磐]【清濟寧潘氏華鑒閣本】又曰包山下有石室銀户
方圎 百里宋·太平御覽[李昉]【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圆通(25) / 圎通(393)
期所不即脩滛者未必無頼也鄖縣 興福寺 迎恩觀 法華寺
圆通 寺武陽寺 松林寺 二隆寺 石佛寺觀音寺 清禪寺 堰淸·(康熙)湖廣鄖陽府志[劉作霖]【清康熙二十四年刻本】寺 普安寺 普和寺 泉寧寺 興國寺 興善寺 永興寺 開大寺
圎通 寺 眞武廟 東嶽廟 關王廟 龍王廟 五龍王廟 三官廟 三義廟明·(萬曆)順天府志[沈應文]【明萬曆刻本】
[3] 圓 yuán (306716) U+5713 中华字海, j2ff
圆融(13) / 圓融(2915)
證也同普賢而普遍俱證也身智相即而兩亡俱泯也一異存亡而無礙自在
圆融 也餘可準知三能所渾融無二際限不分就義開殊理仍不雜此五能所如次唐·華嚴經疏[釋澄觀]【大正新修大藏經本】分別能知以眞如自在用義故所現色中以彼眞心無礙周遍所現之色亦復
圓融 自在無礙故云所現之色乃至不相妨礙於中無量菩薩者亦是報身作用亦唐·大乘起信論義記[釋法藏]【大正新修大藏經本】圆寂(18) / 圓寂(1888)
漢語大詞典·圓寂: 佛教语。梵语的意译;音译作“般涅槃”或“涅槃”。谓诸德圆满、诸恶寂灭,以此为佛教修行理想的最终目的。故后称僧尼死为
圆寂 。方圆(46) / 方圓(11060)
清泉山麓荒地胥沃没狐台山通志輯要在寧鄉縣南四十里有石室高千丈
方圆 三里登眺百里下有清泉又樓子臺山在縣南三十里山勢叠賐形似樓臺故淸·方輿考證[許鳴磐]【清濟寧潘氏華鑒閣本】苞山下有石室銀戶
方圓 百里南北朝·眞誥[陶弘景]【明正統道藏本】圆光(26) / 圓光(2961)
漢語大詞典·圓光: 1.月亮。2.佛教谓菩萨头顶上的圆轮金光。3.旧时江湖术士利用迷信心理骗人财物的一种方法。用镜或白纸施以咒语,令童子视之,谓其上能现诸象,可知失物所在,或预测吉凶、祸福。《晋书·艺术传·佛图澄》:“﹝ 澄 ﹞又令一童子潔齋七日,取麻油合胭脂,躬自研於掌中,舉手視童子,粲然有輝。童子驚曰:‘有軍馬甚衆,’”据云,此即后来之
圆光 术。形圆(7) / 形圓(2794)
疏戰以淳于丁寧淳國語作錞下周禮注同其
形圆 如碓頭碓疏碓淸·十三經注疏正字[沈廷芳]【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丁寧儆其民也是丁寧戰之用也周禮鼓人以金錞和鼓鄭玄云錞淳于也其
形圓 如碓頭以金鐲節鼓鄭玄云鐲鉦也形如小鐘軍行鳴之以為鼓節是錞即淳先秦·春秋左傳正義[左秋明]【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慧圆(5) / 慧圓(404)
后李氏天會十三年睿宗崩舊俗婦女寡居宗族接續之后乃祝髮為尼號通
慧圆 明大師淸·經史避名匯考[周廣業]【清鈔本】宗睿宗薨世宗尚㓜妃教之以義方宗室中甚敬之已乃祝髪為比丘尼號通
慧圓 明大師正隆六年薨世宗即位追上尊謚立德顯仁啓聖廣運文武簡肅皇帝淸·續通志[嵇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德圆(11) / 德圓(954)
佛故二諦是佛母蓋取二智爲佛二諦能生二智故以二諦爲母卽是如來自
德圆 滿由於二諦化他德由二諦者如來有所説法敎化衆生常依二諦故中論云隋·三論玄義[釋吉藏]【大正新修大藏經本】應真南還謁馬祖祖曰識取自心本來是佛不屬漸次不假修持體自如如萬
德圓 滿師於言下大悟祖囑曰汝若住持莫離舊處師蒙旨已便返荊門去郭不遠宋·五燈會元[釋普濟]【宋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