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 (2579) U+4E34⿰〢⿱⿱𠂉丶𫩏
異體字表 臨(1130591) 𦣲(0) 𦣷(0)
正 字 表 临(簡)
1. lìn, lín
【未集下】【臣字部】:〔古文〕𦣷【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沉切,音林。【爾雅·釋詁】臨,視也。【詩·衞風】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又【大雅】上帝臨女,無貳爾心。【箋】臨,視也。【禮·曲禮】臨諸侯,畛於鬼神。【疏】以尊適𤰞曰臨。【穀梁傳·哀七年】春秋有臨天下之言焉,有臨一國之言焉,有臨一家之言焉。【註】徐乾曰:臨者,撫有之也。 又【博雅】臨,大也。 又【戰國策】縣隂以甘之,循有燕以臨之。【註】臨,猶制也。 又易卦名。 又車名。【詩·大雅】以爾鉤援,與爾臨衝,以伐崇墉。【傳】臨,臨車也。【疏】臨者,在上臨下之名。【釋名】臨,如字。韓詩作隆。 又地名。【左傳·哀四年】荀寅奔鮮虞,趙稷奔臨。【註】臨,晉邑。 又丘名。【爾雅·釋丘】右高名臨丘。 又姓。【後趙錄】秦州刺史臨深。【孔融傳】有臨孝存。 又門名。【左思·吳都賦】左稱彎崎,右號臨硎。【註】彎崎,臨硎,閽闥名。吳後主起昭明宮,於太初之東開彎崎臨硎二門,彎崎宮東門,臨硎宮西門。 又【韻會】力鴆切【正韻】力禁切,林去聲。【增韻】喪哭。【顏師古曰】衆哭曰臨。【左傳·宣十二年】楚子圍鄭,旬有七日。鄭人卜行成,不吉。卜臨于大官,且巷出車,吉。【註】臨,哭也。【釋文】臨,力鴆切。 又【韻補】叶盧東切,音隆。【詩·大雅】后稷不克,上帝不臨。耗斁下土,寧丁我躬。【司馬相如·長門賦】奉虛言而望誠兮,期城南之離宮。修薄具而自設兮,君不肯乎幸臨。 又叶力陽切,音良。【秦始皇祠洛水歌】洛陽之水,其色蒼蒼。祠祭大澤,倏忽南臨。洛濱醊禱,色連三光。考證:〔【禮·檀弓】臨諸侯,畛於鬼神。〕 謹照原書檀弓改曲禮。〔【司馬相如·長門賦】君不肯兮幸臨。〕 謹照原文兮改乎。康熙字典
正字
[簡] 临 U+4E34
異體字
[1] 臨 lín, lìn (1130591) U+81E8 中华字海, j2ff
临淄(28) / 臨淄(14250)
漢語大詞典·臨淄: 齐国 故城。在 山东省 淄博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周 初封 吕尚 于 齐 ,建都于此,名 营丘 , 齐胡公 迁都 薄姑 , 齐献公 元年又迁回,称
临淄 。 春秋 战国 时先后作为 姜齐 与 田齐 的国都达630多年,是当时东方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亦为列国中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故城包括大城与小城两部分,总面积达15馀平方公里。城内文化遗存丰富。城东北有 韶院村 ,传为 孔子 在 齐 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之地。解放后故城内设临淄 文物管理所,辟有出土文物陈列室。临川(122) / 臨川(44752)
漢語大詞典·臨川: 1.面对川流。2.指 南朝 宋 谢灵运 。 谢 曾任
临川 内史,故称。3.指 南朝 宋 刘义庆 。 刘 袭封临川 王 ,故称。4.指 明 汤显祖 。 汤 为 江西临川 人。故称。参见“臨川 四夢 ”、“臨川 派 ”。临危(17) / 臨危(3982)
漢語大詞典·臨危: 1.谓人病重将死。2.面
临危 难。临津(6) / 臨津(2269)
漢語大詞典·臨津: 面
临津 渡。临朝(22) / 臨朝(12007)
琅琊王穆帝無嗣皇太后以王奉大統即位餌長生藥藥發不能親政褚太后
临朝 壽二十五 隆和一興寧三元·釋氏稽古略[釋覺岸]【大正新修大藏經本】辰帝崩于章德殿遺詔無起寢廟如光武帝故事是日太子即位年十歳太后
臨朝 晋·後漢紀[袁宏]【四部叢刊景明嘉靖刻本】后临(13) / 后臨(4982)
封琅琊王穆帝無嗣皇太后以王奉大統即位餌長生藥藥發不能親政褚太
后临 朝壽二十五 隆和一興寧三元·釋氏稽古略[釋覺岸]【大正新修大藏經本】壬辰帝崩于章德殿遺詔無起寢廟如光武帝故事是日太子即位年十歳太
后臨 朝晋·後漢紀[袁宏]【四部叢刊景明嘉靖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