噲 (12660) U+5672⿰口會
編輯者:wangweili
異體字表 哙(69)
正 字 表 哙(簡)
1. kuài, guài, kuò, wèi
【丑集上】【口字部】:【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夬切,音快。【說文】咽也。 又【詩·小雅】噲噲其正。【箋】噲噲猶快快也,寬明之貌。 又【說文】一曰嚵噲也。 又姓。【廣韻】孝子傳有噲參,鵠銜珠與之。 又【集韻】烏快切,音䵳。小咽。 又【集韻】古邁切,音夬。人名。燕王噲。 又古外切,音膾。地名。史記魏敗趙於噲。通作澮。○按《史記·趙世家》魏敗我澮。本作澮。水名也。《集韻》从口,未知何據。 又入聲,古活切,音括。腫噲,顏色剝錯也。王叔之曰:盈虛不常貌。【莊子·讓王篇】曾子居衞,縕袍無裏,顏色腫噲,手足胼胝。康熙字典
正字
[簡] 哙 U+54D9
異體字
[1] 哙 kuài, guài (69) U+54D9 汉语大字典
樊噲(4612) / 樊哙(30)
助桀為虐且忠言逆耳利於行毒藥苦口利於病索隐見孔子家語願沛公聽
樊噲 言沛公乃還軍覇上項羽至鴻門下欲撃沛公項伯乃夜馳入沛公軍私見張漢·史記[司馬遷]【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欲居之謂衆將曰秦之富貴至此乎我當居此以安人心庶使諸侯無相爭奪
樊哙 諌曰沛公欲有天干耶将為常家為耶凡比奢鹿之物皆秦所以亡也沛公何明·東西漢通俗演義[甄偉]【清寳華樓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