餽 (38549) U+993D⿰飠鬼
編輯者:jxs
異體字表 𧷛(15) 饋(67100)
正 字 表 馈(簡)
1. kuì
【戌集下】【食字部】:【廣韻】【集韻】【韻會】求位切【正韻】具位切,音匱。【說文】吳人謂祭曰餽。 又【廣韻】同饋。【前漢·食貨志】千里負擔餽饟。 又貽也。【孟子】王餽兼金一百而不受。 又姓。【姓譜】晉中行穆伯攻鼓,餽閒倫欲因其嗇夫而下之不從。 又【集韻】基位切,音嬀。又歸謂切,音貴。義同。康熙字典
正字
[簡] 馈 U+9988
異體字
[1] 𧷛 kuì (15) U+27DDB 汉语大字典
淸·(乾隆)潛山縣志[李載陽]【清乾隆四十六年刊本】: 行五孝友和平里隣婚喪告貸資給不取劵約償金族戚嫌隙多方勸釋不受
淸·(光緒)文水縣志[范啓堃]【清光緒九年刻本】: 沮金定温泉四水皆可灌田崑璧相高下疏支渠地成沃壤至今賴之居宫絕
淸·(光緒)洮州廳志[包永昌]【清光緒刻本】: 城功努目抏懷氣倍雄狡兔營成王窟後哀鴻縶入一籠中腥羶漸覺街衢滿
淸·(道光)承德府志[海忠]【清光緒十三年廷杰重訂本】: 片言折其心旣去士民懷之弗置 陳琳豐寕縣巡檢淸正明决所理得當屏
民國·元氏縣志[王自尊]【民國二十年鉛印本】: 重視之又各書男女之生年月日及時互換之曰大柬婿家以隷釧簪珥之屬
民國·元氏縣志[王自尊]【民國二十年鉛印本】: 婚期先一月具柬吿知婦家名曰娶帖婚期前一二日具米面酒肉之類遣人
民國·慈利縣志[田興奎]【民國十二年鉛印本】: 人先後同得知縣時論羨之自煥字堯文歷陽朔凌雲昭平三縣前志稱其絕
民國·棗强縣志[宋兆升]【民國二十年鉛印本】: 允案無留牘遂兼蘭州茶馬道咸豐元年以總督琦善勦番案罣誤落職商民
民國·渦陽縣志[黄佩蘭]【民國十四年鉛印本】: 不易攻克懦怯有退志帮統蕭振恒曾隻身入城與匪商和議於是往來互相
[2] 饋 kuì, tuí (67100) U+994B 汉语大字典, word2vec
餽食(334) / 饋食(11399)
葛伯食之又不以祀湯又使人問之曰無以供粢盛湯使亳衆往為之耕老弱
餽食 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不授者殺之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明·五倫書[朱瞻基]【明正統十二年內府刻本】先祖湯又使人問之曰何為不祀曰無以供粢盛也湯使亳衆往為之耕老弱
饋食 葛伯率其民要其有酒食黍稻者奪之不授者殺之有童子以黍肉餉殺而奪漢·孟子注疏[趙岐]【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餽餉(2659) / 饋餉(3197)
幸甚幸甚夫遠徴軍士行者有羇旅别離之思居者有怨曠騷動之憂本軍有
餽餉 煩費之難地主多姑息形迹之患急之則怨緩之則不用命浮寄孤懸形勢銷唐·五百家注昌黎文集[韓愈]【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其至幸甚夫遠徵軍士行者有羇旅離别之思居者有怨曠騷動之憂本軍有
饋餉 煩費之難地主多姑息形迹之患急之則怨緩之則不用命浮寄孤懸形勢銷唐·昌黎先生文集[韓愈]【宋蜀本】餽遺(5748) / 饋遺(3985)
妄者亦謬清居藥四十年所焚劵者百數十人或至大官或連數州受俸博其
餽遺 清者相屬於户雖不能立報而以賖死者千百賖一作賤不害清之為富也清唐·河東先生集[柳宗元]【宋刻本】終不復言清居藥四十年所焚券者百數十人或至大官或連數州受俸博其
饋遺 清者相屬於户雖不能立報而以賒死者千百不害清之為富也清之取利逺宋·事類備要[謝維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餽餫(95) / 饋餫(156)
高峻聲氣或相同古遠視猶近馬遷稱晏嬰羊祐交陸遜異代思執鞭仇隣通
餽餫 粤予望諸賢先後來兹郡既非鎮俗才仍抱終天釁 先公崇領是州辭不赴淸·(光緒)增修甘泉縣志[徐成敟]【清光緒七年刊本】高峻聲氣或相同古逺視猶近馬遷稱晏嬰羊祜交陸遜異代思執鞭仇隣通
饋餫 粤予望諸賢先後來兹郡既非鎮俗才仍抱終天釁先公嘗領是州辭不赴砂宋·蘇魏公集[蘇頌]【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餽饟(248) / 饋饟(278)
兵逆之得壯士百餘籍為忠衞軍初詔珙收復京襄珙謂必得郢然後可以通
餽饟 得荆門然後可以出奇兵由是指授方略發兵深入所至以捷聞珙奏略曰取元·宋史[脱脱]【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宋詔孟珙收復京襄珙謂必得郢然後可以通
饋饟 得荆門然後可以出奇兵宜歸州屯三千人鼎澧辰沅靖各五千人郴桂各千淸·兵鏡備考[鄧廷羅]【清康熙刻本】供餽(563) / 供饋(1764)
漢語大詞典·供餽: 见“
供饋 ”。漢語大詞典·供饋: 亦作“
供餽 ”。為營兵今宜優復田疇安其廬舍使力耕死戰世為邊用則可以減屯戍而省
供餽 為不易之利内地州縣増置弓手亦當約如鄉軍之法而閲試之其三曰訓營宋·宋文鑒[吕祖謙]【四部叢刊景宋刊本】為營兵今宜優復田疇安其廬舍使力耕死戰世為邊用則可以減屯戍而省
供饋 為不易之利内地州縣增置弓手亦當約如鄉軍之法而閱試之 十一月戊宋·宋通鑒長編紀事本末[楊仲良]【清嘉慶宛委别藏本】餽奠(45) / 饋奠(984)
也好善也然則何如子曰郊社之義所以仁鬼神也嘗禘之禮所以仁昭穆也
餽奠 之禮所以仁死喪也射鄉之禮所以仁鄉黨也食饗之禮所以仁賓也仁猶存宋·册府元龜[王欽若]【明刻初印本】無相與同然則何如子曰郊社之義所以仁鬼神也嘗禘之禮所以仁昭穆也
饋奠 之禮所以仁死喪也射鄉之禮所以仁鄉黨也食饗之禮所以仁賔客也仁猶漢·禮記[鄭玄]【四部叢刊景宋本】餽運(1447) / 饋運(2079)
曰高皇帝居藩日歲貢大朝輜重皆歴荆州乃令師進置邸於此造車乘以給
餽運 耳鋹嘆曰我在位十四年未嘗聞此言今日始知祖宗山河乃大朝境土也因宋·五代史記注[歐陽修]【清道光八年刻本】曰髙皇帝居藩日嵗貢大朝輜重皆歴荆州乃令師進置邸扵此造車乘以給
饋運 耳鋹嘆曰我在位十四年未嘗聞此言今日始知祖宗山河乃大朝境土也因宋·太平治迹統類[彭百川]【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餽獻(307) / 饋獻(1432)
州和挺身免坐廢為民宇文述有寵和傾心附納復拜代州刺史煬帝北廵和
餽獻 精腆至朔州刺史楊廓無所進帝不悦述甚稱和美帝用為博陵太守詔廓就淸·續通志[嵇璜]【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宇文述有寵和傾心附納俄以發武陵公元胄罪復拜代州刺史煬帝北巡和
饋獻 精腆至朔州而刺史楊廓無所進帝不悅述盛稱和美帝用為博陵太守詔廓宋·新唐書[歐陽修]【清乾隆武英殿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