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1848582) U+9F8D⿰𦚏⑦

異體字表(971) 𠉒(0) 𠊋(0) 𢀀(0)(504) 𢅛(4) 𥪑(0) 𥪐(0) 𥫈(0) 𦱉(0) 𦱸(0)(5438) 𥪖(0) 𥪢(0) 𥫆(0)(12)(381)(52) 𫑰(0)

正 字 表()

1. lóng, máng

【亥集下】【龍字部】:〔古文〕竜𦱉𢅛𠊋㰍𥫈龒䰱【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又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又【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又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又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又【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又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又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又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又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又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又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又姓。漢有龍且。又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又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又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又【廣雅】龍,君也。 又【廣韻】通也。 又【玉篇】竉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又【玉篇】和也,萌也。 又【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又【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又【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又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 【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考證:〔【爾雅·釋畜】馬高八尺爲龍。〕 謹按爾雅作駥不作龍。今改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康熙字典

正字

[] 龙 U+9F99

    異體字

    [1] 竜 lóng, lǒng, néng (971) U+7ADC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 龍阬(57) / 竜阬(7)

      不停撾蹋歌角牴蠻村戲椎髻花鈴唱采茶 白納烏蒙舊有名水西柳畔是龍阬奚官金勒連錢馬串作花鐙蹀躞行 火樹星橋取次看硃書銀牓太平歡小淸·(康熙)黔書[田雯]【民國本】

      鼓不停撾蹋歌角牴蠻村戲椎髻花鈴唱采茶白納烏蒙舊有名水西柳畔是竜阬奚官金勒連錢馬串作花鐙蹀躞行 火樹星橋取次看硃書銀牓太平歡小淸·古歡堂集[田雯]【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猛龍(289) / 猛竜(11)

      云乾隆三十一年設雲南補哈土千總一人又皇朝文獻通考云補哈土司在猛龍土司之西亦接整欠土司界向不通中國乾隆三十一年以平定莽匪其頭目淸·時務通考[杞廬主人]【清光緖二十三年點石齋石印本】

      補哈土司在猛竜土司之西亦接整欠土司界向不通中國乾隆三十一年以平定莽匪其頭目淸·清文獻通考[官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蛟龍(25013) / 蛟竜(8)

      漢帝送死皆珠𥜗玉匣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武帝匣上皆鏤爲蛟龍鸞鳳龜麟之𤉢世謂為蛟龍玉匣成帝設雲帳雲幄雲幕於甘泉紫殿世謂晋·西京雜記[葛洪]【四部叢刊景明嘉靖本】

      始皇葬驪山以金銀爲鳬鶴玉匣漢帝及諸侯王葬者皆珠襦玉匣匣上鏤以蛟竜鸞鳳之象故人謂之蛟龍玉匣玉棺鄴縣令王喬天䧏一玉棺於廳前喬曰天明·卓氏藻林[卓明卿]【明萬曆八年刻本】

    • 龍崗(760) / 竜崗(5)

      弟均躬耕於南陽好爲梁父吟覆姓諸葛名亮字孔明所居之地有一崗名卧龍崗故自號卧龍先生此人乃當世之大賢也使君急宜枉駕見之若此人肯相輔明·三國演義[羅貫中]【明嘉靖元年刻本】

      亮字孔明道号卧竜於南陽鄧縣在襄陽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有一崗名曰卧竜崗好耕鋤隴畝近有新野太守刘備來謁兩次於事不曾放參盖為世事乱龍虎元·古今雜劇[佚名]【元刻本】

    • 烏龍(5262) / 烏竜(12)

      山新寨賜名暖泉寨河東路烏龍川北领賜名烏龍寨暖泉二月十一日進築烏龍二月二十二日進築六月四日畢工布録丁丑河東以三月二十三日進築烏宋·續資治通鑒長編[李燾]【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尋甸交界之烏竜寨地方負嵎抗拒經臣督飭各路兵練於五月十二日攻燬烏竜賊巢斃賊數百人該匪首馬二花挾其死黨及逼脅同教約三四千人乘夜翻淸·吳文節公遺集[吳文鎔]【清咸豐七年吳養原刻本】

    • 龍寨(877) / 竜寨(8)

      梁王山府南七十里接嵩盟州界其相近又有海岳山旁有洗納龍寨淸·讀史方輿紀要[顧祖禹]【清稿本】

      在府普按馬接嵩明州界    海岳山     在府普按馬接洗納竜寨    獅子山     在府怒郎村    金鞍山     在明·(嘉靖)尋甸府志[王尚用]【明嘉靖刻本】

    • 龍廠(147) / 竜廠(5)

      瓦凡緬國舊屬土司皆遣人降服之有不服者輒治兵攻擊無虚日貴家據波龍廠採銀向有歲幣至是不復輸甕藉牙擊潰之追至猛迺獲所貯勅書御賜遣人淸·嘯亭雜録[昭槤]【清鈔本】

      擊無虚日貴家者隨永明入緬之官族也其子孫淪於緬自相署曰貴家據波竜廠採銀向有歲幣輸緬甕籍牙僭位後貴家不復輸甕籍牙擊潰之貴酋宮裏雁淸·清經世文編[賀長齡]【清光緖十二年思補樓重校本】

    • 龍河(4335) / 竜河(19)

      連江橋在焉北入大江剰功河東南通洞子河入順塘河北自大溝河入江戲龍河南接運河北入大江白龍河西接得勝新河東通澡港申浦大灣河西接洞子明·三吳水考[張內蘊]【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水河東走爲小雲甸山爲五桂田山爲芹菜溝爲山花阱南走五道河北走立竜河俱入廣通縣境   右大幹由南安州入楚雄縣境東南諸山縣城龍川江淸·(宣統)楚雄縣志[崇謙]【清宣統二年鈔本】

    • 龍村(1966) / 竜村(8)

      突起二峯𫝑昔紏列因名之亦名雷公嶺 七星嶺 在縣南三十五里邁龍村髙五仞周圍一十里嶺上有七小峯圖奇拱列形如北斗蘇東坡過扁其石曰明·(嘉靖)廣東通志初稿[戴璟]【明嘉靖刻本】

      在縣東北三十五里撒馬邑因山形似船故名太極山 在縣東北五十里興竜村前起二岊高數仞一土一石廻抱如太極故名由三支鍋折北走到白馬山按民國·禄勸縣志[許實]【民國十四年鉛印本】

    • 龍山(48090) / 竜山(27)

      謂適生生之情以自厚也鴛鴦水在南和縣西交谷水在鄴南虎澗在鄴西南龍山在廣平沙縣掘鯉澱在河間莫縣之西澱者如淵而淺也蓋節淵在平原鬲縣南北朝·文選[蕭統]【胡刻本】

      豆雞竜山 在新平縣西十五里淸·萬山綱目[李誠]【清光緖二十六年長沙刻本】

    [2] 𠉒 lóng (0) U+20252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3] 𠊋 lóng (0) U+2028B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4] 𢀀 lóng (0) U+22000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5] 㡣 lóng, lǒng (504) U+3863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word2vec

          • 蛟龍(25013) / 蛟㡣(12)

            也翯水光也海廣大運轉滈滈然揚光注於震澤溢於陂池衍亦溢也於是乎蛟龍赤螭䱎亘䲛懵漸離鰅顒鰫時容鰬䖍魠託禺禺顒魼榻鰨奴榻反善曰文頴南北朝·六臣注文選[蕭統]【四部叢刊景宋本】

            肆乎永歸然後灝溔潢𣻌安翔徐囘翯乎滈滈東注太湖衍溢陂池於是乎蛟㡣赤螭䱎䲛漸離鰅鰫鰬魠禺禺魼鰨揵鰭掉尾振鱗奮翼潛處乎深巖魚鼈驩淸·歷朝賦格[陸葇]【清康熙間刻本】

          • 虬龍(3289) / 虬㡣(6)

            言競渡旣畢復舉網而取魚翰曰繳射也綸小網也雕題之士鏤身之卒比飾虬龍蛟螭與對簡其華質則亄意費把貴錦繢會料遼其虓虎交勇則鵰悍狼戾善南北朝·六臣注文選[蕭統]【四部叢刊景宋本】

            繳文鰩夜飛而觸綸北山忘其翔翼西海失其游鱗雕題之士鏤身之卒比飾虬㡣蛟螭與對簡其華質則亄費錦繢料其虓勇則鵰悍狼戾相與昧潛險搜瓌竒淸·歷朝賦格[陸葇]【清康熙間刻本】

          • 龍旂(3346) / 㡣旂(5)

            噦噦和鈴鉠鉠重輪貳轄疏轂飛軨羽蓋葳蕤葩瑵爪曲莖順時服而設副咸龍旂而繁纓立戈迤戛農輿輅木屬車九九乗軒並轂𨌥伏弩重旃朱旄青屋奉宋·事文類聚[祝穆]【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聲噦噦和鈴鉠鉠重輸貳轄疏轂飛軨羽葢葳蕤葩瑵曲莖順時服而設副咸㡣旂而繁纓立戈迤憂農輿輅木屬車九九乗軒並轂𨌥弩重旃朱旄青屋奉引淸·歷朝賦格[陸葇]【清康熙間刻本】

          • 蒼龍(11880) / 蒼㡣(8)

            毛詩曰其桐其椅其實離離毛萇曰離離垂也總會仙倡戲豹舞羆白虎鼓瑟蒼龍吹篪仙倡僞作假形謂如神也羆豹熊虎皆爲假頭也女娥坐而長歌聲清暢南北朝·文選[蕭統]【胡刻本】

            相逢華嶽峩峩岡巒參差神木靈艸朱實離離總會仙倡戲豹舞羆白虎鼓瑟蒼㡣吹箎女娥坐而長歌聲淸暢而蜲蛇洪涯立而指麾被毛羽而襳襹度曲未終淸·歷朝賦格[陸葇]【清康熙間刻本】

          • 龍飛(12818) / 㡣飛(10)

            時衆人不敢貳心於莽者懼莽之威深重矣此皆由西都之禍我世祖忿之乃龍飛白水鳯翔參所今墟綜曰世祖光武也忿恚疾王莽威重如此也白水謂南陽南北朝·六臣注文選[蕭統]【四部叢刊景宋本】

            神器歷載三六偷安天位于時蒸民㒺敢或貳其取威也重矣我世祖忿之乃㡣飛白水鳯翔參墟授鉞四七共工是除欃槍旬始羣凶靡餘區宇乂寧思和求中淸·歷朝賦格[陸葇]【清康熙間刻本】

          • 飛龍(15819) / 飛㡣(7)

            氣不可與其相次也若次其曲引所冝良曰引亦曲也則廣陵止息東武太山飛龍鹿鳴鵾雞游絃善曰廣陵等曲今並猶存未詳所起應璩與劉孔才書曰聽廣南北朝·六臣注文選[蕭統]【四部叢刊景宋本】

            駭神料殊功而比操豈笙籥之能倫若次其曲引所宐則廣陵止息東武太山飛㡣鹿鳴鵾鷄游絃更唱迭奏聲若自然流楚𥥆窕懲躁雪煩下逮謠俗蔡氏五淸·歷朝賦格[陸葇]【清康熙間刻本】

          • 龍山(48090) / 㡣山(16)

            見稱或實异而可書生生之所常厚洵美之所不渝其中則有鴛鴦交穀虎澗龍山掘鯉之澱蓋節之淵𦐊𦐊精衛銜木償怨常山平幹巨鹿河間列真非一南北朝·文選[蕭統]【胡刻本】

            見稱或實異而可書生生之所常厚洵美之所不渝其中則有鴛鴦交谷虎潤㡣山掘鯉之淀葢節之淵𦐊𦐊精衛銜木償怨常山平于鉅鹿河間列眞非一淸·歷朝賦格[陸葇]【清康熙間刻本】

          • 雲龍(21696) / 雲㡣(8)

            天子德義之聲故立金商門于西善曰漢書曰角爲木爲仁商爲金爲義也飛雲龍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德陽殿東門稱雲龍門德陽殿西門稱神虎門神虎金南北朝·文選[蕭統]【胡刻本】

            德遂作德陽啟南端之特闈立應門之將將昭仁惠於崇賢抗義聲於金商飛雲㡣於春路屯神虎於秋方建𧰼魏之兩觀旌六典之舊章其内則含德章臺天淸·歷朝賦格[陸葇]【清康熙間刻本】

          • 游龍(3785) / 游㡣(5)

            睨兮如慵俛視兮如引風褭兮弱柳煙冪兮春松縹緲兮翔鳳一作風婉轉兮游龍相邇兮如借相遠兮如謝忽抗足而相跐復和容而若射勢雖窘於趨速態終唐·文標集[盧肇]【民國豫章叢書本】

            如恡傍聣兮如慵俛視兮如引風褭兮弱柳煙暮兮春松縹緲兮雨風婉轉兮游㡣相邇兮如借相遠兮如謝恝抗足而相跐復和容而若謝𫝑雖窘於趨速態淸·歷朝賦格[陸葇]【清康熙間刻本】

          • 龍虎(23936) / 㡣虎(5)

            心地義人事五行之正運故曰王也戎女烈五臣本作列而喪孝兮伯徂歸於龍虎善曰曹大家曰戎女驪姬也烈酷也孝子申生也左氏傳曰晉獻公娶驪姬爲南北朝·六臣注文選[蕭統]【四部叢刊景宋本】

            天路而同軌東鄰虐而殱仁兮王合位乎三五戎女烈而䘮𡥉兮伯俎歸於㡣虎發還師以成命兮重醉行而自耦震鱗漦于夏庭兮匝三正而滅姬㢲羽化乎淸·歷朝賦格[陸葇]【清康熙間刻本】

          [6] 𢅛 lóng (4) U+2215B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淸·(乾隆)宜川縣志[吳炳]【清乾隆十八年刻本】: 鈿笛誰爲笛之人今正鄉刾史吳君江右鴻儒闗中上考琹暇丹陽之日志在𢅛舄移亰兆以來書成天祿於焉紫簫紅琯發白新編綠酒珠燈吐吞秘筴鞭

          民國·宜川縣志[余正東]【民國三十三年鉛印本】: 笛誰為撮笛之人今正鄉㓨史吴君江右鴻儒關中上考琹暇丹陽之日志在𢅛舄移亰兆以来書成天禄於焉紫簫紅琯發白新編緑酒珠燈吐吞秘筴芙

            [7] 𥪑 lóng (0) U+25A91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8] 𥪐 lóng (0) U+25A90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9] 𥫈 lóng (0) U+25AC8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10] 𦱉 lóng (0) U+26C49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11] 𦱸 lóng (0) U+26C78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12] 龙 lóng (5438) U+9F99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 黑龍(27790) / 黑龙(162)

                        漢語大詞典·黑龍: 1.神话中的黑色之龙。2.指 黑龙江 ,借指我国 东北 一带。3.指烟囱黑烟。

                      • 蛟龍(25013) / 蛟龙(64)

                        海比鼉黿以爲梁也使一作㠯五臣曰麾昭也補曰麾許爲切廣雅曰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郭璞云蛟似蛇四足小頭細頸夘生子漢·楚辭[王逸]【四部叢刊景明翻宋本】

                        也敢不供給昭王之不復君其問諸水濵蛟螭深作横蛟户孟切廣雅有鱗曰蛟龙无鱗曰螭龙豺虎亂雄猜两句因託以興焉蓋是时荆楚有跋扈之強臣賊盗唐·杜工部草堂詩箋[杜甫]【古逸叢書覆宋麻沙本】

                      • 黄龍(14777) / 黄龙(178)

                        受朝也於傳載之云受命所乗索隠如淳曰書傳所載揆其此類以為漢土徳黄龍為之應見之於成紀故云受命所乗也厥之有章不必諄諄集解徐廣曰諄止漢·史記[司馬遷]【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以遁自古江湖客冥心若死灰甫意欲朝廷礼敬大臣寛大憲網自然朱鳯至黄龙乗為囯之嘉瑞无使䝨人隠遁則天下不約而自平也莊子心可使若死灰唐·杜工部草堂詩箋[杜甫]【古逸叢書覆宋麻沙本】

                      • 龍江(38600) / 龙江(175)

                        建水在縣西二百步源發洊水縣下昔置綏建郡于此古津水在縣東六十里龍江水在縣東北源出萬金鄉蒙水在縣東二百五十里廢蒙化縣本隋縣唐武徳宋·太平寰宇記[樂史]【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古逸叢書景宋本】

                        五里至周寨又二十五里至韓家荘交南鄭縣界平原坦途 東南 過黑龙江 十五里至范寨又十里至二十里舖交南鄭縣界平原坦途為赴郡城大道淸·(民國)漢南續修郡志[嚴如熤]【民國十三年刻本】

                      • 青龍(22810) / 青龙(70)

                        漢語大詞典·青龍: 1.即苍龙。四灵之一。古时以为祥瑞之物。2.喻指长而虬曲的青色物。3.指骏马。4.东方七宿(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的总称。5.太岁的别名。6.东方之神。7.指左方。8.赌局名目。玩押牌宝(赌博的一种)时,赌徒围在四方,做庄的人叫“庄家”,庄家对面称天门;右面称人,亦称白虎;左面是“地”,亦称青龙。9.古代谶纬家附会为以木德王者的瑞兆。10.常与“白虎”对举,用以表示一对相生相克的事物或概念。11.指吉地。12.传说 伏羲氏 时春官的名号。13.即青龙车。14.指舰船。(1)战舰名。即青龙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排青龍之戰艦,鬭飛燕之船樓。”《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 樊猛 与左衛將軍 蔣元遜 將青龍八十艘於 白下 遊弈,以禦 六合 兵。”参见“ 青龍艦 ”。(2)用青色髹漆的龙舟。 唐 沈佺期 《三日梨园侍宴》诗:“畫鷁中流動,青龍上苑來。”《花月痕》第九回:“却好亭外一條青龍,一條白龍,轟天振地的搶標。”15.饰青龙图像的军旗。16.道教指炼丹之物丹砂汞之属。17.即龙章。指佛教经典。因梵文字形如龙之蟠曲,故称。18. 唐 时所置九宫神坛的西北神坛名。19.剑名。20.青菜的别名。21.山名。在今 南京市 东南。22.水名。在今 上海市 青浦县 北。 三国 吴 孙权 于此造青龙战舰,因名。近江有 青龙镇 , 宋 韩世宗 尝驻军于此,以御 金 兵。见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松江府》。

                        謹按爾雅東方之象為青龍西方之象為白虎南方之象為朱雀北方之象為玄武中央之象為鳯凰位正三國·管氏指蒙[管輅]【明刻本】

                        水流而漫漫無始無末及五十步内水流為青龍無首兆域在兩水之交中為青龙㗸尸西有大道分岐來夾及倚岡之口名白虎㗸尸道值澗而絕斷者名白虎金·地理新書[佚名]【金刻本】

                      • 龍湫(7546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74376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1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