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 (28452) U+978B⿰革圭
編輯者:jxs
異體字表 鞵(7598) 𩋔(0) 𩋧(1) 𩋘(12) 縀(5597)
正 字 表 鞋(簡)
1. xié, wā
【戌集中】【革字部】:【廣韻】【集韻】戸佳切,音膎。【釋名】鞋,解也。著時縮其上如履然,解其上則舒解也。【玉篇】本作鞵。 又【集韻】懸圭切,音攜。系也。 又公蛙切,音媧。車上系。康熙字典
正字
[簡] 鞋 U+978B
異體字
[1] 鞵 xié, hái (7598) U+97B5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word2vec, j2ff
芒鞋(3653) / 芒鞵(1821)
漢語大詞典·芒鞋: 亦作“
芒鞵 ”。漢語大詞典·芒鞵: 见“
芒鞋 ”。芒鞋 印雨渉泥行誰是官人誰是僧我已無心慕支遁君今寕復愧孫登宋·兩宋名賢小集[陳思]【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芒鞵 印雨渉泥行誰是官人誰是僧我已無心慕支遁君今寧復愧孫登宋·倚松詩集[饒節]【清景宋鈔本】椶鞋(82) / 椶鞵(113)
鶴渚隔隣烟火是漁家巖頭老檜占風雨石上菖蒲閲歲華粧㸃太平還著我
椶鞋 桐帽送生涯淸·西湖志纂[梁詩正]【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鶴渚隔隣烟火是漁家嵒頭老檜占風雨石上菖陽閱嵗華粧㸃太平還著我
椶鞵 桐帽送生涯明·西湖遊覽志[田汝成]【明嘉靖本】靸鞋(219) / 靸鞵(75)
漢語大詞典·靸鞋: 1.
靸鞵 。拖鞋。2.鞋帮纳得很密,前脸较深,上面缝着皮梁或三角形皮子的布鞋。雪中人謂已斃視之氣休休然人遂謂之風狂毎醉行吟曰線作長江扇作天
靸鞋 抛在海東邊蓬萊信道無多路只在譚生拄杖前後居南嶽煉丹丹成服之入明·兩浙名賢録[徐象梅]【明天啓刻本】沈汾氏續仙傳稱峭爲唐國子司業譚洙之子或傳其詩曰綫作長江扇作天
靸鞵 抛在海東邊蓬萊信道無多路祇在譚生拄杖前五代史盧光稠傳又有南康淸·譚嗣同集[譚嗣同]【民國戊戌六君子遺集本】青鞋(1977) / 青鞵(991)
漢語大詞典·青鞋: 亦作“
青鞵 ”。漢語大詞典·青鞵: 见“
青鞋 ”。赤壁歸來入紫清堂堂心在鬢雕零江沙踏破
青鞋 底却結絲絇侍禁庭宋·坡門酬唱集[邵浩]【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赤壁歸來入紫清堂堂心在鬢凋零江沙踏破
青鞵 底却結絲絇侍禁庭宋·補注東坡編年詩[蘇軾]【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弓鞋(748) / 弓鞵(111)
漢語大詞典·弓鞋: 亦作“
弓鞵 ”。漢語大詞典·弓鞵: 见“
弓鞋 ”。紅蓮小朶金塘秋水上
弓鞋 新月鈎碧日無光靈鵲死文星墜地銀雲起隂皷森寒聞唾壺神衣繂縩機聲明·王常宗集[王彝]【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紅蓮小朶金塘秋水上
弓鞵 新月鈎碧日無光靈鵲死文星墜地銀雲起陰股森寒聞唾壺神衣繂縩機聲淸·四朝詩[張豫章]【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釘鞋(80) / 釘鞵(34)
子儀之子曙令狐彰之子建等六人恐有好人危乘輿相與齧臂為盟著行幐
釘鞋 更鞚上馬以至梁州它人皆不得近及還京師上皆以為禁衛將軍寵遇甚厚淸·日知録[顧炎武]【清乾隆刻本】使李叔明之子昇及郭子儀之子曙令狐建之子彰等相與齧臂為盟著行幐
釘鞵 更鞚上馬以至梁州淸·恒言録[錢大昕]【清文選樓叢書本】
[2] 𩋔 xié (0) U+292D4 异体字字典
[3] 𩋧 kài, xié (1) U+292E7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4] 𩋘 xié (12) U+292D8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明·(崇禎)廉州府志[張國經]【明崇禎十年刻本】: 闌刀 紅眼串 沙鈎 𤓰子 馬膏 帶魚 鱭赤肉 無鱗
淸·(乾隆)桂平縣志[吳志綰]【清乾隆三十三年刻本】: 室空濶古仙宫樹老棲威鳳潭清制𤯟龍亭亭懸筍碧隱隱漏日紅歸去
淸·(嘉慶)續修興業縣志[蘇勒通阿]【清乾隆四十三年鈔本】: 銷通邑内關水口董其事者 恩舉人莫方人佛子村民龐至玉黄廷緯
民國·桂平縣志[黄佔梅]【民國九年鉛印本】: 盡江城五月花 鎭遠樓落成詩 甘 振竹杖
[5] 縀 xiá, duàn (5597) U+7E00 中华字海
紬鞋(6) / 紬縀(207)
縀
紬鞋 每十雙布鞋减半 二分明·續纂淮關統志[馬麟]【清乾隆刻嘉慶光緖間遞修本】棉夏布襪每十雙
紬縀 鞋每十雙明·續纂淮關統志[馬麟]【清乾隆刻嘉慶光緖間遞修本】紅鞋(155) / 紅縀(135)
缸油姊妹兩個好梳頭大的梳個盤龍髻小的梳個爛羊頭 七十九
紅鞋 子紅鞋 子綠鞋拔新做堤岸滑澾澾走一步滑一滑退一步拔一拔民國·川沙縣志[方鴻鎧]【民國二十五年刊本】兵青布有裙袖盔甲八十頂副 步兵青布無裙袖盔甲六百九十七頂副
紅縀 心綠縀邊金蟒纛旗十九套 烏鎗六百三十七桿 腰刀入百七十六口淸·(同治)芷江縣志[盛慶紱]【清同治九年刻本】鞋靴(32) / 縀靴(27)
四 四二 八三 三 一三 九 六
鞋靴 舖 二三 三二 三二 三二 三一 三○ 三五民國·海龍縣志[王永恩]【民國二十六年刊本】夾號袍一件號褂一件角弓一張步箭二把撒袋一副弓插一個餘箭三十枝
縀靴 一雙 鞋二雙套褲二雙搭包一個皮箭桶一個鳥鎗戰守兵四十六名每名淸·(嘉慶)懷遠縣志[孫讓]【清嘉慶二十四年刊本】鞋布(717) / 縀布(129)
𠮷具花 𠮷具市 木綿 三幅布罩 畨花棋布 毛駞布 襪布
鞋布 𠮷具紗 胡椒䧏真 檀香 糖霜 苓苓香 麝香 腦香 人靣乾元·(至正)四明續志[王元恭]【明刻本】縀布 襪每雙縀布 鞋每雙明·續纂淮關統志[馬麟]【清乾隆刻嘉慶光緖間遞修本】絲鞋(207) / 絲縀(70)
髙宗初過德壽宮凡供奉人各撥一半謂如御服所十人撥五人
絲鞋 所八人撥四人之數既撥住内侍奏乞人補填孝廟云更不須得朕無所用此宋·經鉏堂雜志[倪思]【明萬曆潘大復刻本】墨二匣貂皮四張賜至聖後裔七人五經博士二十人各氏後裔三十八人八
絲縀 各一卷頒發刋刻御論二篇加賞徽墨二匣貂皮各二張賜進講大學士臣伍淸·國子監志[梁國治]【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皮鞋(351) / 皮縀(42)
與些鹽先做夏布氅衣并黒鉄刀上葢白布貼裡生苧小衫裙褲各一件靴襪
皮鞋 各一雙薦蓆夾布被黄草帳各一件到冬裡再與他冬衣各一年住支了柴二明·太常續考[佚名]【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馬五匹孶生馬駒二匹如額外多孶生一百六十匹以上者賞牧長皮端罩羊
皮縀 袍各一件一等牛一頭牧副羊皮縀 袍一件毛青布十疋一等牛一頭多八十淸·清文獻通考[官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鞋一(619) / 縀一(353)
貴溪縣二千條永豐縣一千四百八十條鉛山縣一千六百二十條 胖襖褲
鞋一 百八十七副 上饒縣三十六副弋陽縣三十五副玉山縣一十一副貴溪縣明·(嘉靖)廣信府志[張士鎬]【明嘉靖刻本】各乗馬馳至最先至者賞銀二百兩蟒緞一布二十次至者銀一百八十兩蟒
縀一 布十八又次銀一百六十兩蟒縀一 布十六又次銀一百四十兩蟒緞一布十淸·皇清開國方略[彭紹觀]【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鞋每(67) / 縀每(52)
百雙稅一兩牛皮靴布靴每百雙各税六錢鞋緞紬
鞋每 百雙税二錢五分布鞋每 百雙稅一錢五分木屐每百雙税一錢收淸·粤海關志[佚名]【清道光廣東刻本】牛郎綢每丈二錢五分厦關每疋作八身每身徵二錢五分 縀 上
縀每 疋例一錢厦徵四分 中縀每 疋例七分厦徵四分 錦縀 全絨縀每 疋淸·(道光)厦門志[周凱]【清道光十九年刊本】鞋銀(143) / 縀銀(59)
皮銀一十八兩水脚銀一錢八分藍靛銀七兩五錢水脚銀七分五釐胖襖褲
鞋銀 一十三兩五錢水脚銀一錢三分五釐歲造縀銀 一十八兩一分新舊改折蠟淸·(道光)重修儀徵縣志[王檢心]【清光緒十六年刻本】錢水脚銀七分五釐胖襖褲
鞋銀 一十三兩五錢水脚銀一錢三分五釐歲造縀銀 一十八兩一分新舊改折蠟茶銀十六兩五錢九分三毫四絲八忽零水脚銀淸·(道光)重修儀徵縣志[王檢心]【清光緒十六年刻本】鞋店(32) / 縀店(15)
萬馬來人爲多埔僑共八十人商店十二計車衣店三洋貨藥材店各二當店
鞋店 鐵店京果店白鐵店各一此外距離四英里之紅橋有埔僑二十商店五間車民國·大埔縣志[劉織超]【民國三十二年鉛印本】這幾天裏如何來得及呢在省城臨動身的時候甚麼洋貨店裏南貨店裏綢
縀店 裏人家因爲他是現任大老爺而且又是江西鹽道的三大人誰不相信他都淸·官場現形記[李寳嘉]【清光緖上海世界繁華報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