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6391) U+8E40⿰𧾷枼

異體字表 𨁻(0) 𨂏(0) 𨅈(0)(8380)

正 字 表()

1. dié

【酉集中】【足字部】:【廣韻】徒協切【集韻】【韻會】達協切,音牒。躞蹀,行貌。【博雅】履也。【類篇】蹈也。【列子·黃帝篇】宋康王蹀足疾言。【淮南子·俶眞訓】足蹀陽阿之舞。【顏延之·赭白馬賦】望朔雲而蹀足。 又【楚辭·涉江】衆踥蹀而日進兮。【註】踥蹀,行貌。 又【張衡·南都賦】羅櫗躡蹀而容與。【註】躡蹀,小步貌。 又【篇海】蹀躞,馬行貌。或作𨁻。 又【集韻】託協切,音帖。義同。康熙字典

正字

[] 蹀 U+8E40

    異體字

    [1] 𨁻 dié (0) U+2807B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2] 𨂏 dié (0) U+2808F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3] 𨅈 dié (0) U+28148 异体字字典,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4] 喋 dié, zhá, qiè (8380) U+558B word2vec

          • 蹀血(733) / 喋血(1134)

            國語辭典·蹀血: 形容殺人眾多,血流成河,遂踏血而行。《資治通鑑.卷一九一.唐紀七.高祖武德九年》:「既而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門,推刃同氣,貽譏千古。」亦作「喋血」、「啑血」。

            國語辭典·喋血: 殺人眾多,踏血而行。《史記.卷九○.魏豹彭越傳.太史公曰》:「魏豹、彭越雖故賤,然已席卷千里,南面稱孤,喋血乘勝日有聞矣。」連橫〈臺灣通史序〉:「朱、林以下,輒啟兵戎,喋血山河,藉言恢復。」亦作「蹀血」、「啑血」。

            之其所以䧟於此者漸矣殆哉當時之勢也國忘疑作亡冡嗣武老昭弱京師蹀血天下疑動若無霍光受負圖之寄秉不奪之節斥昏建明鎭翊鴻業則必庶孽宋·文苑英華[李昉]【明刻本】

            由是言之其所以陷於此者漸矣殆哉當時之勢也國亡家嗣武老昭弱京師喋血天下疑動若無霍光受負圖之寄秉不尊之節斥昏建明鎭翊洪業巇必應孽唐·吕衡州文集[吕温]【清粤雅堂叢書本】

          • 猶蹀(20) / 猶喋(72)

            斬獲百餘級賊追憤甚益衆并攻煥勵志堅守月餘力竭粮盡外援不至城䧟猶蹀血巷戰死之時一家死者八人福民白於上官立祠特祀扁其額曰忠勇明·兩浙名賢録[徐象梅]【明天啓刻本】

            攻生率民兵殊死戰凡三晝夜勢少却越二日賊乘閒從西北登城城遂䧟生猶喋血巷戰有善生者挽與俱去生曰吾誓與城存亡矣且父母妻子在去復何之淸·(乾隆)福州府志[徐景熹]【清乾隆十九年刊本】

          • 蹀音(29) / 喋音(53)

            喋血而進案通鑑喋作蹀注師古曰蹀音大頰翻謂履涉之也淸·讀史舉正[張熷]【清光緖刻仰視千七百二十九鶴齋叢書本】

            羅襪躡蹀而容與注引此漢書文紀新喋血京師服䖍音蹀屣履之蹀師古曰喋音大頰反本字當作蹀蹀謂履渉之耳淸·席氏讀説文記[席世昌]【清嘉慶借月山房刻本】

          • 血蹀(11) / 血喋(21)

            血新蹀於石衆股栗酉抵大定有尸陳於隍三兩嫠㷀哭其側訊之即前路新血蹀於石者入城井市零星老稚菜色可憐二十六年至歸化橋遇賈塩陳某者余淸·(乾隆)畢節縣志[董朱英]【清内府本】

            血新喋於石衆股栗酉抵大定有尸陳於隍三兩婦人哭其側訊之即前路新血喋於石者入城井市零星老稚菜色二十六午至歸化橋遇賈鹽陳某者余鄉人淸·(道光)大定府志[黄宅中]【清道光二十九年刻本】

          • 屍蹀(5) / 屍喋(6)

            言誘之罷役論功見然食約致彼觖望長傲誨侮此其魁尤迨乎逆節蔓滋僵屍蹀血莫敢草薙徒以文移按驗叱咤相凌安可弭也龍憑之變皆以繼及未明嫡明·明經世文編[陳子龍]【明崇禎平露堂刻本】

            言誘之罷役論功靦然食約致彼慕望長傲誨侮此其魁尤迨乎逆節滋蔓僵屍喋血莫敢草薙徒以文移按騐叱咤相凌安可弭也龍憑之變皆以繼及未明嫡明·炎徼紀聞[田汝成]【清指海本】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74376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10: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