郸 (1032) U+90F8⿰单阝
異體字表 鄲(29778) 𨞏(0)
正 字 表 郸(簡)
1. pǒu, bù, dān
【酉集下】【邑字部】:【唐韻】都寒切【集韻】【韻會】多寒切,音單。邯鄲,古縣名。【左傳·定十年】衞侯伐邯鄲午于寒氏。【註】邯鄲,廣平縣也。【前漢·地理志】邯鄲,屬趙國。【註】邯,山名。鄲,盡也,邯山至此而盡也。城郭字从邑,故加邑作鄲。 又【集韻】當何切,音多。漢侯國名。【史記·功臣表·中元元年】封周隱爲鄲侯。 又叶都年切,音顚。【吳邁遠·樂府】人馬風塵色,知從河塞還。時我有同栖,結宦遊邯鄲。還,音旋。康熙字典
正字
[簡] 郸 U+90F8
異體字
[1] 鄲 dān, duō (29778) U+9132 中华字海, word2vec, j2ff
邯郸(964) / 邯鄲(27902)
漢語大詞典·邯鄲: 1.古地名。今 河北省
邯郸 市 。 春秋 时, 卫 地,后属 晋 。公元前386年 赵敬侯 自 晋阳 徙都邯郸 。 秦王 政 十九年(公元前228年)置邯郸 郡 。 三国 、 魏 、 晋 为 广平郡 , 隋 开皇 中改置县, 唐 、 宋 、 金 、 元 因之。2. 战国 赵 都邯郸 ,因以为 赵 的代称。3.指《邯郸 曲》。4.稻粱的一种。5.复姓。 汉 有邯郸 义 。见《通志·氏族三》。韓非子云魏使龐葱與太子質於
邯郸 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兩人言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宋·山谷外集詩注[黄庭堅]【四部叢刊景元刊本】龐恭與太子質於
邯鄲 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先秦·韓非子[韓非]【四部叢刊景清景宋鈔校本】郸淳(37) / 鄲淳(1298)
變易以成數體衛恒說科斗者漢代祕藏希得見之魏初𫝊古文者出於邯
郸淳 恒祖敬侯寫尚書後以示淳不别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經轉失淳法因科斗之淸·六藝之一録[倪濤]【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人以不復知有古文謂之科斗書漢世祕藏希得見之魏初傳古文者出於邯
鄲淳 恒祖敬侯寫淳尚書後以示淳而淳不别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經轉失淳法因唐·晋書[房玄齡]【清乾隆武英殿刻本】郸枕(13) / 鄲枕(240)
濕杏花紅粉寒但覺時光自吹换可憐人事㡬悲酸百年未必長於夢虚作邯
郸枕 上看宋·兩宋名賢小集[陳思]【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溼杏花紅粉寒但覺時光自催換可憐人事㡬悲酸百年未必長於夢虚作邯
鄲枕 上看淸·宋百家詩存[曹庭棟]【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郸倡(7) / 鄲倡(223)
年塲長𥚑不曵朱門裏樗蒱大呌青樓傍𬒳酒目攝羽林騎擁金作使邯
郸倡 弟畜灌夫師事田光得意一言失意一言相怨一方相慕一方男兒過逢好驚淸·明詩鈔[彭孫貽]【四部叢刊續編景冩本】薊少年場長裾不曳朱門裡樗蒱大呌青樓旁被酒目攝羽林騎擁金作使邯
鄲倡 弟畜灌夫師事田光得意一言失意一言相怨一方相慕一方男兒過逢好驚明·滄溟集[李攀龍]【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郸圍(12) / 鄲圍(345)
魯人酒薄邯
郸圍 西河渡橋南越悲嵗調紅藤百萬計此古一作無穷時去年採藤藤已乏今年宋·唐先生集[唐庚]【四部叢刊三編景舊鈔本】李衛公倒松纒丨丨頼藤丨杜丘壑蔓丨丨丨寒藤前人去年採魯人酒薄邯
鄲圍 西河渡橋南越悲嵗調紅藤百萬計自古工作无窮時丨丨丨藤藤已竭入山宋·事類備要[謝維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郸夢(29) / 鄲夢(402)
老言及相與歎息因留三絶重到招提却两年北牕風雪接衾眠客來休説邯
郸夢 世事端知不偶然富貴危機豈獨今且從麋鹿逐山林只慚莫報君恩重敢廢明·武林梵志[吳之鯨]【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重到招提恰一作却兩年北窗風雪按衾眠客來休説邯
鄲夢 世事端知不偶然元·宋詩拾遺[陳世隆]【清鈔本】郸娼(6) / 鄲娼(47)
君家君家誠易知易知復難忘黃金爲君門白玉爲君堂堂上置樽酒使作邯
郸娼 中庭生桂樹華燭何煌煌兄弟兩三人中子爲侍郎五日一來逰道上自生光南北朝·玉臺新咏[徐陵]【四部叢刊景明活字本】】外見可為絕唱如相逢行云黄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堂上置樽酒作使邯
鄲娼 中庭生桂樹華燈何煌煌 黄金絡馬頭觀者盈道傍入門時左顧但見雙鴛明·詩源辯體[許學夷]【明崇禎十五年陳所學刻本】郸縣(43) / 鄲縣(1483)
按名勝志渚心二水即古牛首水也水經注牛首水出邯
郸縣 西堵山東流分為二水入邯郸城逕温明殿樷䑓又東逕邯阜東流出城合成淸·邦畿水利集説[沈聯芳]【清鈔本】俱在肥鄉界古邯會或即在此但漳水或帶邯水南徙矣 牛首水 源出邯
鄲縣 西堵山東流分爲二水洪湍雙逝映帶兩川漢曲周侯酈寄攻趙圍邯鄲相捍明·(嘉靖)廣平府志[翁相]【明嘉靖刻本】郸午(9) / 鄲午(295)
死晚矣遂自殺趙氏以告知伯然後趙氏寕孔子聞趙簡子不請晉君而執邯
郸午 保晉陽故書春秋曰趙鞅以晉陽畔史趙世家畧同左氏淸·春秋戰國異辭[陳厚耀]【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死晩矣遂自殺趙氏以告知伯然後趙氏寧孔子聞趙簡子不請晉君而執邯
鄲午 保晉陽故書春秋曰趙鞅以晉陽畔趙簡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諫周舍死簡子漢·史記[司馬遷]【清乾隆武英殿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