郫 (6625) U+90EB⿰卑阝
異體字表 鞞(7555)
正 字 表 郫(簡)
1. pí
【酉集下】【邑字部】:【廣韻】符羈切【韻會】【正韻】薄麋切,音脾。【廣韻】郫邵,晉邑。【左傳·襄二十三年】齊伐晉,戍郫邵。 又【玉篇】蜀郡有郫縣。【前漢·揚雄傳】遡江上處㟭山之陽曰郫。又【成都紀】郫縣出大竹,土人截爲筒盛酒,謂之郫筒酒。【杜甫詩】酒憶郫筒不用酤。 又姓。 又【集韻】符支切,音陴。又薄佳切,音牌。義同。康熙字典
正字
[簡] 郫 U+90EB
異體字
[1] 鞞 bǐng, bēi, bì, pí (7555) U+979E 汉语大字典
郫縣(2289) / 鞞縣(186)
郫縣 郡西北六十里冠冕大姓何羅郭氏晋·華陽國志[常璩]【四部叢刊景明鈔本】牛
鞞縣 郡東少北十五分今簡州治永和中改曰鞞縣 屬蜀郡雒水東赤水南二水合淸·晋略[周濟]【清光緖二年味隽齋刻本】曰郫(148) / 曰鞞(240)
外江一由永康過陴入成都謂之内江者即今灌縣而所用灌溉則曰灌曰温
曰郫 曰雙流曰崇慶曰成都凡一州七縣皆利之天下謂之天府也葢昔魏襄王為明·圖書編[章潢]【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也孔曰郭璞曰山形如累兩甑上大下小舟帶也孔曰瑶是玉之别名毛曰下
曰鞞 上曰琫孔曰鞞 者刀鞘之名琫者鞘之上飾曹曰琫天子以玉諸侯以金朱曰宋·毛詩集解[段昌武]【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