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2803) U+8D75⿺走㐅
異體字表 趙(1049144)
正 字 表 赵(簡)
1. diào, zhào
【酉集中】【走字部】:【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肇。【說文】趍趙也。 又【釋名】趙,朝也。本小邑,朝事于大國也。 又【廣韻】趙,少也,久也。 又姓。【史記·趙世家】繆王賜造父以趙城,由此爲趙氏。 又國名。【前漢·地理志】趙地,昴畢之分野。趙分晉,得趙國。 又【揚子·方言】牀杠,南楚之閒謂之趙。【註】趙當作兆,聲之轉也。中國亦呼杠爲挑牀,皆通也。 又【集韻】徒了切,音窕。㨄或作𠠄,通作趙。刺也。【詩·周頌】其鎛斯趙。【傳】趙,刺也。【箋】以田器刺也。 又【集韻】起了切。【詩·周頌·釋文】沈重讀。 又同掉。【荀子·賦論篇】頭銛達而剽趙繚者耶。【註】趙,讀爲掉。掉,繚長貌。 又【韻補】叶文呂切。【崔駰·達旨】魯連辨言以退燕,包胥單辭而存楚。唐且華顚以悟秦,甘羅童牙而報趙。考證:〔【說文】趨趙也。〕 謹照原文趨改趍。康熙字典
正字
[簡] 赵 U+8D75
異體字
[1] 趙 zhào, diào (1049144) U+8D99 中华字海, j2ff
燕赵(13) / 燕趙(13329)
人中歳爲汗漫游徧走齊魯
燕趙 秦晉江錢塘人中歳爲汗漫游洲徧走齊魯燕赵 秦晉楚粵無所遇而歸淸·國朝書人輯略[震鈞]【清光緖三十四年刻本】若夫五帝三王之世所謂號也文武昭景成宣戴桓所謂謚也齊魯吳楚秦晉
燕趙 所謂國也王氏侯氏王孫公孫所謂爵也司馬司徒中行下軍所謂官也伯有漢·潜夫論[王符]【四部叢刊景述古堂景宋鈔本】赵州(242) / 趙州(14279)
漢語大詞典·趙州: 指 唐 代高僧 从谂 。 南泉 普愿禅师 弟子。因其住持于
赵州 (今 河北省 赵县 ) 观音院 ,传扬佛教,不遗余力,时谓“趙州 門風”。世称“趙州 和尚”。简称“趙州 ”。赵希(12) / 趙希(6371)
應造賀蘭夫人墓誌集古録云唐陸贄撰并書碑以正元七年立宣城志郡守
赵希 遠序李兼編宣城詩唐人已前詩篇失編人姓名宋·輿地紀勝[王象之]【清影宋鈔本】應造賀蘭夫人墓誌集古錄云唐陸贄撰并書碑以貞元七年立宣城志郡守
趙希 遠序李兼編宣城詩唐人已前詩篇失編集人姓名宋·輿地碑記目[王象之]【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赵鼎(9) / 趙鼎(7363)
其父世寧号泣代父死城義而釋之汪應辰字圣錫本名洋玉山人紹興二年
赵鼎 爲江西安撫𬨨信州舉人汪洋方志斈之嵗裁書謁鼎鼎喜遂与俱行紹興宋·輿地紀勝[王象之]【清影宋鈔本】縣觀望朕於用刑欽䘏明察常懼有司行法於意外也端明殿學士江西大帥
趙鼎 在洪二年戢吏愛民盗賊屏息一方賴之至是召還戊午除參知政事上令鼎宋·宋中興紀事本末[熊克]【清雍正景鈔宋本】赵松(19) / 趙松(2660)
季聰同仁聯司數首當時有金本清次韻頗多軍事倥偬犹能記其旧韻偶見
赵松 雪詩喜其句法淳古因依前韻集之寄諸公云末首用帰字者雖本赵公所亦明·菉竹堂稿[葉盛]【清初鈔本】其歸也大其源也千里所以為名泉之冠泉上有觀瀾亭余小憇于上亭壁有
趙松 雪詩因次其韻遂生策杖王屋㝷源之興明·古今遊名山記[何鏜]【明嘉靖四十四年廬陵吳炳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