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2082) U+8D60⿰贝曾
異體字表 贈(707640) 𧸑(0)
正 字 表 赠(簡)
1. zèng
【酉集中】【貝字部】:【廣韻】【正韻】昨亙切,音𪒟。【說文】玩好相送也。【詩·鄭風】雜佩以贈之。【傳】贈,送也。【儀禮·聘禮】公使卿贈,如覿幣。【禮·檀弓】何以贈我。 又【詩·大雅】以贈申伯。【傳】贈,增也。【疏】凡贈遺者,所以增長前人,贈之財,使富增於本,贈之言,使行增於義,故云贈增也。 又【正字通】借封前人官稱曰誥贈,恩頒自朝廷也。 又【詩·鄭風】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朱傳】贈,音則。來,音力。【毛詩古音考】來音釐,贈疑是貽字之誤。未知孰是,存以備考。康熙字典
正字
[簡] 赠 U+8D60
異體字
[1] 贈 zèng (707640) U+8D08 中华字海, j2ff
貤赠(34) / 貤贈(24803)
足式令問攸昭振劍珮之家聲輝流弈世播絲綸之國典慶衍再傅兹以覃恩
貤赠 爾爲安人於戲翟茀用光膺宏庥於天闕龍章載煥鍚大惠於重泉嘉慶十四淸·(同治)武邑縣志[龍文彬]【清同治十一年刊本】宜家啟後來之俊秀延庥相宅邀三錫之寵光啟佑有原恩施宜沛兹以覃恩
貤贈 爾為恭人於戲芳規未邈尚貽昌大於方來寵賚仍加庶保昭融於罔斁用酬淸·今白華堂文集[童槐]【清刻本】誥赠(9) / 誥贈(7687)
人 吳李氏 以曾孫光亮
誥贈 二品夫人 吳朱氏 以孫光亮誥赠 二品夫人 吳劉氏 以繼孫光亮勅贈安人 吳鄧氏 以子光淸·(同治)韶州府志[額哲克]【清同治十三年刊本】孫逢時有竒功特㤙
誥贈 光祿大夫柱國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書妻李氏誥贈 一品夫人明·大隱樓集[方逢時]【清乾隆四十二年滋元堂刻本】追赠(55) / 追贈(13068)
章武王大雒暗穆子皇興二年薨
追赠 征北大將軍章武郡王謚曰敬宋·册府元龜[王欽若]【明刻初印本】據險要又修廣戾陵渠大場水溉灌薊南北三更種稻邊民利之嘉平六年薨
追贈 征北將軍進封建成鄉侯諡曰景侯子熙嗣晉陽秋曰劉弘字叔和熙之弟也晋·三國志[陳壽]【百衲本景宋紹熙刊本】封赠(21) / 封贈(8375)
漢語大詞典·封贈: 1.封建时代推恩臣下,将官爵授予其父母。父母存者称封,死者称赠。
封赠 之制,起于 晋 与 南朝 宋 ,至 唐 始备。最初仅及于父母, 唐 末 五代 以后,始上追曾祖、祖、父母三代,往往以子孙的官位为赠。2.泛指一般的封号。以上武職 右
封贈 按封赠 年遠者多失採未便依品級考開載今從會典 順淸·(咸豐)順德縣志[郭汝誠]【清咸豐刊本】諸因叙封至陞朝官者不許陳乞
封贈 即自任陞朝官致仕因敘封贈 官高者封贈 止依本官宋·慶元條法事類[謝深甫]【清鈔本】赠别(12) / 贈别(5279)
火爐前一盞燈此處與誰相伴宿燒丹道士坐禪僧後集第五十一卷同微之
赠别 郭虚舟鍊師五十韻敍燒丹事甚詳有云簡寂館鐘後紫霄峯曉時心塵未淨宋·西溪叢語[姚寛]【明嘉靖俞憲崑鳴館刻本】同微之
贈别 郭虚舟錬師五十韻唐·白氏長慶集[白居易]【四部叢刊景日本翻宋大字本】赠答(16) / 贈答(2538)
垂貂坐絳紗當山不掩戶映日自傾茶雅望歸安石深知在叔牙還成吉甫頌
赠答 比瑤華淸·全唐詩[曹寅]【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垂貂坐絳紗當山不掩户暎日自傾茶雅望歸安石深知在叔牙還成吉甫頌
贈答 比瑶華宋·文苑英華[李昉]【明刻本】酬赠(5) / 酬贈(797)
獻封到關西獨步歸山東永意久知處嘉言能亢宗客從梁宋來行役隨轉蓬
酬赠 欣元弟憶賢瞻數公游鱗戲滄浪鳴鳳棲梧桐並負垂天翼俱乘破浪風眈眈淸·全唐詩[曹寅]【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獻封到闗西獨步歸山東永意久知處嘉言能亢宗客從梁宋來行役隨轉蓬
酬贈 欣元弟憶賢瞻數公游鱗戲滄浪鳴鳯棲梧桐並負垂天翼俱乗破浪風耽耽明·唐詩鏡[陸時雍]【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赠孺(11) / 贈孺(6791)
爵徵仕郎母朱氏封孺人 國朝 廖應召父崇仁贈臨朐知縣母康氏
赠孺 人妻曹氏封孺人 李祖洪父顯緒贈濬縣典史母廖氏封孺人淸·(光緒)永興縣志[吕鳳藻]【清光緒九年刻本】有聞人譜牒具存曾祖諱虎祖諱勤成父諱烱贈文林郎蘄水縣知縣母齊氏
贈孺 人繼母胡氏封太孺人公賦性醇篤自幼劬書十歲作詩有驚人語十有二歲明·國朝獻徵録[焦竑]【明萬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館刻本】赠太(291) / 贈太(45321)
西厰復設誣忠罪竟斥為民直敗復官致仕家居𢎞治十五年卒年八十三
赠太 子太保諡襄毅子經有傳 明史本傳 陸垹字秀卿號簣齋嘉靖五年進士淸·(光緒)重修嘉善縣志[江峰青]【清光緒十八年刊本】年為侍中領長水校尉轉吏部尚書復為侍中領驍騎將軍四年卒年五十一
贈太 常謚簡子昌㝢不雜交遊通和汎愛歷郡皆清白士君子多稱之南北朝·南齊書[蕭子顯]【清乾隆武英殿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