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 (334) U+94A7⿰钅匀
異體字表 鈞(101751) 銁(464) 銞(106) 𨥒(0)
正 字 表 钧(簡)
1. jūn
【戌集上】【金字部】:〔古文〕銞【唐韻】居勻切【集韻】【韻會】規倫切,音均。【說文】三十斤也。【孟康曰】萬一千五百二十銖。【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疏】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鈞石所以一天下之重輕,而立民信也。 又【集韻】一曰陶旊輪。【正字通】陶人模下圓轉者爲鈞。【前漢·賈誼傳師古註】陶家名轉者爲鈞,蓋取周回調均之義。 又大鈞,天也。【前漢·賈誼傳】大鈞播物,坱圠無垠。【註】如淳曰:陶者作器于鈞上,此以造物爲大鈞也。言造化爲人,亦猶陶之造瓦耳。又【杜甫詩】八荒開壽域,一氣轉洪鈞。 又樂名。【張衡·西京賦】饗以鈞天廣樂,帝有醉焉。 又劒名。【淮南子·覽冥訓】淳鈞之器成。【註】淳鈞,古劒。 又地名。【左傳·昭四年】夏啓有鈞臺之享。【註】河南陽翟縣南有鈞臺陂。 又水名。【前漢·霍去病傳】涉鈞者。【註】鈞耆,水名。 又姓。【風俗通】楚大夫元鈞之後,漢有侍中鈞喜。 又與均同。平也。【詩·大雅】四鍭旣鈞。【註】矢鏃重羽輕,必參亭而三分之,一在前,二在後,得平均也。 又等也,同也。【左傳·成六年】善鈞從衆。【註】鈞,等也。又【襄二十六年】多鼓鈞聲。【註】鈞,同其聲。 【集韻】或書作𨥒。康熙字典
正字
[簡] 钧 U+94A7
異體字
[1] 鈞 jūn (101751) U+921E 中华字海, j2ff
千钧(12) / 千鈞(5557)
漢語大詞典·千鈞: 三十斤为一钧,
千钧 即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器物之重或力量之大。鵠比翼乎將與雞鶩爭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從世溷濁而不凊蟬翼爲重
千钧 爲輕黄鍾毁棄瓦釡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吁嗟默黙兮誰知吾之廉貞詹明·楚辭聽直[黄文焕]【明崇禎十六年刻清順治十四年增修本】隋史每論皆云史臣今故因其成事呼爲史臣豈所謂通鑒乎語曰蟬翼爲重
千鈞 爲輕其斯之謂矣校十字唐·史通訓故[劉知幾]【明萬曆刻本】钧等(7) / 鈞等(598)
戚諸勢在已之右必欲陵之士在已左愈貧賤尤益禮敬與钧右尊也左卑也
钧等 也及竇嬰失勢亦欲倚灌夫引绳排根生平慕之後棄之者言嬰與夫共相提宋·册府元龜[王欽若]【明刻初印本】在己之右欲必陵之士在己左愈貧賤尤益禮敬與鈞師古曰右尊也左卑也
鈞等 也稠人廣衆薦寵下軰師古曰稠多也下軰下等之人也每於人衆之中故寵漢·漢書[班固]【清乾隆武英殿刻本】钧州(10) / 鈞州(2984)
楊廷獻 吉水人知印 梁 德
钧州 人監生 張邦憲 字汝賢遼東廣甯人監生淸·(道光)重修儀徵縣志[王檢心]【清光緒十六年刻本】二年甲申秦瓚 張 魏清開封
鈞州 人由國子生十七年陞四川副使有小傳明·南京都察院志[施沛]【明天啓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