蕎 (7352) U+854E⿱艹喬
異體字表 荞(32) 荍(2174) 𪍷(88)
正 字 表 荞(簡)
1. qiáo, jiāo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舉喬切,音嬌。【爾雅·釋草】蕎,卭鉅。【註】藥草,大戟。【本草】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 又【廣韻】巨嬌切【韻會】渠嬌切,音喬。【玉篇】蕎麥。【本草】蕎麥莖弱而翹然,易長易收,磨麪如麥。【白居易詩】蕎麥鋪花白。康熙字典
正字
[簡] 荞 U+835E
異體字
[1] 荞 qiáo (32) U+835E 汉语大字典, 中华字海
明·(嘉靖)輝縣志[張天眞]【明嘉靖刻本】: 𩔖 黍穀稷榖柇穀粱榖 稻𩔖 秔稻糯稻旱稻 麥𩔖 大麥小麥
[2] 荍 qiáo (2174) U+834D 汉语大字典, word2vec
蕎麥(4566) / 荍麥(515)
糓靡靡靑割將來強半粃急忙舂米送官倉只恐秋風馬塵起官倉逺在
蕎麥 山南梯直上靑雲閒梯危一上八九里之字百折縈廻環慿誰說向監倉使斛金·中州集[元好問]【四部叢刊景元刊本】穀靡靡青割將來强半粃急忙春米送官倉只恐秋風馬塵起官倉遠在
荍麥 山南梯直上青雲間梯危一上八九里之字百折縈廻環慿誰說向監倉使斛淸·(乾隆)陵川縣志[程德炯]【清乾隆四十四年刻本】麥蕎(349) / 麥荍(91)
花靛𥣻蜂蜜黃蠟 沭陽縣 張奇抱沭陽縣志穀秔稻糯稻大麥小
麥蕎 麥榖黍稷穄秫穇芝麻黃豆黑豆菉豆豇豆豌豆小豆扁豆 菜青菜芥菜淸·(嘉慶)海州直隷州志[唐仲冕]【清嘉慶十六年刊本】銀八千七百六十四兩九錢四分五釐二毫 物產秈稻晩稻糯稻大麥小
麥荍 麥穀黍秫 俗謂之高𥹭 芝蔴黃豆黑豆菉豆青豆赤豆虹豆豌豆小豆淸·(道光)阜陽縣志[周天爵]【清道光九年刊本】種蕎(338) / 種荍(84)
即速遴委大員悉心體勘如有被災户民即行妥協撫綏其涸出之地可以補
種蕎 麥者亦應酌借資本諭令及時趕種又命徳成徃永定河堵築漫口工程淸·清文獻通考[官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即速遴委大員悉心體勘如有被災户民即行妥恊撫綏其涸出之地可以補
種荍 麥者亦應酌借資本諭令及時趕種以資民食該督不得以身駐永定河惟以淸·孚惠全書[彭元瑞]【民國羅振玉石印本】甜蕎(82) / 甜荍(20)
燕麥黍 黄黍 白黍 紅黍稷 黄稷 紅稷 黒稷蕎
甜蕎 苦蕎蔬 薑 芥 韮 葱 蒜 薤 蕨菜 芹菜淸·(康熙)建水州志[陳肇奎]【清康熙刻本】麥黍 黄黍 白黍 紅黍稷 黄稷 紅稷 黑稷荍
甜荍 苦荍蔬 薑 芥 韮 葱 蒜 薤淸·(雍正)建水州志[祝宏]【清雍正九年修民國二十二年重刊本】蕎稗(21) / 荍稗(16)
江鎭沅普洱楚雄永昌景東等府有此種居多傍水不畏深淵寢無衾榻食惟
蕎稗 男子靑布裹頭著靑藍布衣披氊褐佩刀跣足婦靑布裹頭著花布短衣長裠淸·(光緒)順寧府志[党蒙]【清光緒刊本】鎮沅普洱楚雄永昌景東等七府有此種居多傍水不畏深淵寢無衾榻食惟
荍稗 男子青布裹頭著青藍布衣披氊褐佩刀跣足婦青布裹頭著花布短衣長裙淸·皇清職貢圖[官修]【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如蕎(109) / 如荍(192)
苗葉相對如山芋而不光澤其莖蔓延竹木牆壁閒夏秋開黃白花結子有稜
如蕎 麥而細纔如粟大秋冬取根大者如拳各有五稜瓣如小甜瓜有二種赤者雄淸·(光緒)慈谿縣志[楊泰亨]【清光緒二十五年刻本】合曰地精曰陳知白曰桃柳藤葉葉相對如桃柳葉夏秋開黃白花結子有稜
如荍 麥根必相對赤者雄白者雌味苦澀明州刺史李遠云 五十年者如拳大號淸·(康熙)鄞縣志[汪源澤]【清康熙二十五年刻本】蕎灰(11) / 荍灰(27)
不可抽法當去其敗蛹及積穢均用猪油少許和水浸濕蒸透罨漬數日或用
蕎灰 水煑熟漬數日令輭以水洗净晾乾逐一套在指上荼拳大旋以手扯其絲下淸·橡繭圖説[劉祖憲]【清道光七年自刻本】秋間采之去粗皮磨研成漿煑之用大匕時時和之不令成餅俟熟用石灰或
荍灰 水點之侍凝成塊切薄片和鹽醋或更煑食之甘滑涼爽最宜解暑俗呼磨芋民國·都匀縣志稿[佚名]【民國十四年鉛印本】苦蕎(214) / 苦荍(58)
戴首餙穿紅綠服色衣裙婦女俱不穿褲男不留鬚云不淨肌膚黑白俱有食
苦蕎 瓜菜宴會以猪酒為敬猪不湯毛用火燒肉不熟食酒亦冷飮男女嫁娶用媒淸·(乾隆)雅州府志[曹掄彬]【清乾隆四年刊本】戴首餙穿紅綠服色衣裙婦女俱不穿褲男不留鬚云不净肌膚黑白俱有食
苦荍 瓜菜宴會以猪酒為敬猪不湯毛用火燒肉不熟食酒亦冷飲男女嫁娶用媒淸·(嘉慶)清溪縣志[劉傳經]【清嘉慶四年刊本】蕎糧(83) / 荍糧(28)
五升九合二勺一抄内除無征荒蕪地三十四頃四十畝二分三釐外計成熟
蕎糧 地七十八頃九畝二分八釐實征折色蕎一千一百七十一石五斗四升一合淸·(道光)昆明縣志[戴絅孫]【清光緒二十七年刊本】田地并
荍糧 地共一千六百三十五頃八十六畝九分八釐三毫五絲内成熟荍糧 地九百八頃一十八畝七分九釐五毫八絲成熟地二十二頃八十三畝三分淸·(雍正)雲南通志[鄂爾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菽蕎(11) / 菽荍(10)
杏李柿雁過紅等而棗梨尤為特産每年運銷外縣頗多穀類 有麥大麥粟
菽蕎 麥糜菜子高梁小豆莞豆大豆扁豆黑豆白豆紅豆黄豆綠豆包穀等菜類民國·邠州新志稿[趙晋源]【民國十八年抄本】佳品俗謂豆腐創於淮南王此蓋其始作之所斯邑產之最古者矣大約黍麥
菽荍 菜稻為大種餘皆閒植之地率兩歲而三收二月種黍七月而收已九月種麥淸·清經世文編[賀長齡]【清光緖十二年思補樓重校本】
[3] 𪍷 qiáo, jiān (88) U+2A377 汉语大字典
蕎麥(4566) / 𪍷麥(36)
大麥 小麥
蕎麥 豆 油麻 稗 鶯粟宋·(紹定)澉水志[常棠]【清道光十九年刻本】穀菽 秈稻 穤稻 晚稻 白稻 紅稻 大麥 小麥
𪍷麥 黄荳 綠荳赤荳 蠶荳踠荳 芝蔴 蔬菜 菁 芥 莧明·(萬曆)和州志[唐誥]【明萬曆三年刊本】種蕎(338) / 種𪍷(6)
曰蕎七月種九月熟然畏霜得霜輒枮秋無霜則蕎大熟凶年民飢有教以寄
種蕎 者於麥隴間雜下蕎子麥苖未長而蕎巳刈是嵗霜晚蕎熟民頼以濟然浙東宋·(嘉泰)會稽志[施宿]【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聞之馳至其地卽發倉廪賑之然後申詳厥土性寒八月卽不再種有信教之
種𪍷 麥無種者捐種給之冬𫉬大收兼攝臬事案無停留至冬以吳繼母艱歸里淸·(乾隆)番禺縣志[任果]【清内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