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 (613) U+8BC4⿰讠平
異體字表 評(102502)
正 字 表 评(簡)
1. píng
【酉集上】【言字部】:【廣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平。【博雅】平也,議也。【廣韻】平量也。【增韻】品論也。【後漢·許劭傳】劭好覈論鄕黨人物,毎月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魏志·曹植傳】曹植與邯鄲淳評說混元造化之端。【舊唐書·陸贄傳】互相譏評。【文心雕龍】評者,平理。【新論·正賞篇】評者,所以繩理也。 又官名。【晉書·職官志】廷尉主𠛬法獄訟,屬官有正監評。【唐書·百官志】大理寺有評事八人,掌出使推按。 又邑名。【梁書·新羅國傳】其邑在內曰啄評,在外曰邑勒,亦中國之言郡縣也。 又姓,見【姓苑】。 又通作平。【後漢·霍諝傳】前者溫敎許爲平議。【蜀志·費褘傳】論平其是非。 又【玉篇】皮柄切【唐韻】【集韻】【正韻】皮命切,平去聲。平言也。【韓愈·東都遇春詩】爾來曾幾時,白髮忽滿鏡。舊遊喜𠂯張,新輩足嘲評。【註】評,音病。𠂯張,乖張。康熙字典
正字
[簡] 评 U+8BC4
異體字
[1] 評 píng (102502) U+8A55 中华字海, j2ff
评事(35) / 評事(19860)
漢語大詞典·評事: 职官名。 汉 置廷尉平,与廷尉正、廷尉监同掌决断疑狱。 魏 晋 改称评, 隋 改为
评事 ,属大理寺。 清 末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设平政院以理行政案件,其中亦设有评事 。和人 劉衢 孔亨宜春人 王慥 泰和人大理
评事 任 有傳 孫福 永康人 郝祥明·(萬曆)常州府志[劉廣生]【明萬曆四十六年刻本】風俗通周大夫封昔因氏焉漢昔登為烏傷令開元昔安仁生豐大理
評事 汝州人唐·元和姓纂[林寳]【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理评(8) / 理評(10193)
仁和人 劉衢 孔亨宜春人 王慥 泰和人大
理评 事任 有傳 孫福 永康人 郝祥明·(萬曆)常州府志[劉廣生]【明萬曆四十六年刻本】風俗通周大夫封昔因氏焉漢昔登為烏傷令開元昔安仁生豐大
理評 事汝州人唐·元和姓纂[林寳]【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寺评(6) / 寺評(2845)
逹 任山東曹縣教 諭十六 年貢 胥 安 任大理
寺评 事 陞主事十 八年貢 蔣 忠 舉孝廉任 山民國·商水縣志[徐家璘]【民國七年刻本】於朝上哀之爲官其兄元吉元方淳化三年進士及第爲韋城縣主簿改大理
寺評 事知萬年縣諸將討李繼遷關輔轉餉踰瀚海多失亡獨元方所部全十九以元·宋史[脱脱]【清乾隆武英殿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