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

 

释义

(201201) U+8305⿱艹矛

異體字表(1463)(19770)

正 字 表()

1. máo

【申集上】【艸字部】:【唐韻】莫交切【韻會】謨交切,音貓。【說文】管也。【易·泰卦】拔茅連茹。【詩·召南】白茅包之。【書·禹貢】包匭菁茅。【蔡邕·獨斷】天子大社,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授之,謂之授茅土。【左傳·宣十二年】前茅慮無。【註】時楚以茅爲旌識。 又國名。【左傳·襄二十四年】凡、蔣、郉、茅。【註】高平昌邑縣西有茅鄕。 又享名。【史記·魏世家註】脩武軹縣有茅亭。 又門名。【說苑】楚太子立于茅門之外。 又山名。【晉書·許邁傳】延陵之茅山是洞庭西門,潛通五嶽。 又姓。【通志·氏族略】茅氏,周公之後,子孫以國爲氏,秦有茅焦。 又【韻補】迷侯切,音矛。【屈原·離騷】時𦆯紛其變易兮,又何以淹留。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爲茅。 又【類篇】莫佩切。茅蒐,蒨草。 又【集韻】眉鑣切,音苗。【易·泰卦】拔茅連茹。鄭讀作苗。康熙字典

正字

[] 茅 U+8305

    異體字

    [1] 芧 xù, zhù (1463) U+82A7 异体字字典

    • 茅栗(452) / 芧栗(200)

      豐皮薄而甜相傳有人病足往其下食數升即能起行始豐今天台也小者號茅栗宋·(嘉定)赤城志[陳耆卿]【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豐皮薄而甜相傳有人病足往其下食數升即能起行始豐今天台也小者號芧栗淸·(雍正)浙江通志[嵆曾筠]【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蔣茅(93) / 蔣芧(46)

      布結縷攢戾莎掲憇車衡蘭槀本射干茈紫薑蘘襄荷葴針撜若蓀鮮支黄礫蔣茅青薠布濩䕶閎澤延蔓太原離里靡廣衍應風披靡吐芳揚烈郁郁菲菲衆香元·古賦辨體[祝堯]【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清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雜以留夷布結縷攢戾莎揭車衡蘭槀本射干茈薑蘘荷葴持若蓀鮮支黄礫蔣芧青薠布濩閎澤延曼太原離靡廣衍應風披靡吐芳揚烈郁郁菲菲衆香發越宋·通志[鄭樵]【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茅萯(27) / 芧萯(7)

      草幽言其色茂誤解幽字廣雅云葽莠也穆天子傳珠澤之藪爰有萑葦莞蒲茅萯蒹葽郭璞注云葽莠屬引詩四月秀葽御覽引韋曜毛詩答雜問云甫田維莠淸·孔氏大戴禮記補注校正[王樹枏]【清光緖九年王氏刻陶廬叢刻本】

      實而同名者莠一名葽非謂詩之秀葽也穆天子傳珠澤之藪爰有萑葦莞蒲芧萯蒹葽郭璞注云葽莠屬引詩四月秀葽則莠屬本有葽名但不當以爲詩之秀淸·廣雅疏證[王念孫]【清嘉慶元年刻本】

    • 茅屋(19769) / 芧屋(32)

      稊二人相視而笑登年長昺師事之後登身故昞東入長安百姓未知昞乃昇茅屋據鼎而爨主人驚恠昞笑而不應屋亦不損晋·搜神記[干寳]【明津逮秘書本】

      稊二人相視而笑登年長昞師事之後登身故昞東入長安百姓未知昞乃昇芧屋據鼎而爨主人驚怪昞笑而不應屋亦不損搜神記明·廣博物志[董斯張]【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茅茨(8608) / 芧茨(8)

      玩好之器弗寶也淫佚之樂弗聽也宮垣室屋弗堊色也榱桷柱楹弗藻飾也茅茨之蓋弗翦齊也滋味重累弗食也溫飯煖羹酸餧不易也斯所謂聿追來孝不南北朝·後漢書[范曄]【百衲本景宋紹熙刻本】

      銀珠玉弗服錦繡文綺弗衣竒恠異物弗聽宫垣屋室弗崇桶椽柱楹不藻飾芧茨之蓋弗剪齊黻黼之絓履不弊盡不更爲也滋味不重糝弗食也温飰煖羮不宋·太平御覽[李昉]【四部叢刊三編景宋本】

    • 結茅(7894) / 結芧(26)

      鍾隱字晦叔天台人少清悟不嬰俗事好肥遁自處嘗卜居閑曠結茅室以養恬和之氣亦好畫花竹禽鳥以自娯凡舉筆寫像必致精絶時無倫擬宋·五代名畫補遺[劉道醇]【宋刻本】

      楊公筆錄五代鍾隱字晦叔天台人少清晤不嬰俗事好肥遯嘗卜居閒曠結芧室以養恬和之氣 劉道醇五代名畫補遺  工畫鷙鳥竹木師郭乾暉深民國·台州府志[喻長霖]【民國二十五年鉛印本】

    • 茅簷(3730) / 芧簷(8)

      茅簷竹塢兩幽奇岸幘尋花醉亦知崖蜜已成蜂去盡夜寒惟有露房垂晁具茨三宋·全芳備祖[陳景沂]【明毛氏汲古閣鈔本】

      芧簷竹塢兩幽奇岸幘尋花醉亦知岸幘尋見卷六樂府崖蜜已成蜂去盡博物志宋·晁具茨詩集[晁冲之]【清海山仙館叢書本】

    • 茅坪(1607) / 芧坪(7)

      十里此其在谷迤北者也紀要又曰興安州在西安府南六百八十里北至下茅坪一百四十里東北至鎮安縣二百四十里魏山在西南九里東西南三面險絶淸·存硯樓文集[儲大文]【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東瀼口二十里至牛口入歸州境逕東南流七十里至州城又一百二十里至芧坪出歸州境稍南流又一百二十里經黄陵廟抵東湖縣計州境一百九十里内淸·(同治)歸州志[余思訓]【清同治五年刊本】

    • 茅蒐(1332) / 芧蒐(5)

      而易則如東門之墠逺而難則如茹藘在阪箋云城東門之外有墠墠邊有阪茅蒐生焉茅蒐之爲難淺矣易越而出此女欲奔男之辭茹音如藘力於反茹藘茅漢·毛詩[毛亨]【四部叢刊景宋本】

      近而易則如東門之墠遠而難則茹藘在阪箋云城東門之外有墠墠邊有阪芧蒐生焉茅蒐之為難淺矣易越而出此女欲奔男之辭○茹音如後篇同藘力於漢·毛詩注疏[毛亨]【清阮刻十三經注疏本】

    • 栗茅(35) / 栗芧(6)

      華秋實冬枯爲異耳此亦指栵也然則茅栗之稱舊矣筆談及埤雅謂當爲芧栗茅字乃芧字之譌未知果當否也淸·毛詩稽古編[陳啓源]【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今茅栗有二三實作一梂者是其子細也北人通呼爲茅栗廣韵云楚呼爲芧栗芧當爲茅字之譌 栗之大者謂之板栗 事類合璧云栗木高二三丈苞生多民國·新城縣志[張雨蒼]【民國二十四年鉛印本】

    [2] 茆 mǎo, máo (19770) U+8306 异体字字典, word2vec

    • 茅茨(8608) / 茆茨(693)

      國語辭典·茅茨: 用茅草蓋的屋子。唐.邱為〈尋西山隱者不遇〉詩:「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大宋宣和遺事.亨集》:「便如唐堯土階三尺,茅茨不剪。」亦作「茆茨」。

      國語辭典·茆茨: 茅屋。如:「從前農村中的屋舍,都是茆茨土屋。」亦作「茅茨」。

      移往章安縣寒石山住推室以相奉爾後薪採通流道俗宗事樂禪來學者起茅茨於室側漸成寺舍因名隱岳光每入定輒七日不起處山五十三載春秋一百南北朝·高僧傳[釋慧皎]【大正新修大藏經本】

      言移章安縣韓石山住推室以相奉爾後薪採流通道俗宗事樂禪來學者起茆茨於室側漸成蘭若因名隱岳光毎入定輒七日不起處山五十三年世壽一百明·兩浙名賢録[徐象梅]【明天啓刻本】

    • 白茅(8793) / 白茆(3779)

      漢語大詞典·白茅: 1.亦作“ 白茆 ”。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2.茶名。

      漢語大詞典·白茆: 见“ 白茅 ”。

      天子又刻玉印曰天道將軍使使衣羽衣夜立白茅上五利將軍亦衣羽衣立白茅上受印以示弗臣也而佩天道者且為天子道天神也於是五利常夜祠其家漢·史記[司馬遷]【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下皆致酒其家刻玉印曰天道將軍使者衣羽衣夜立白茆上大亦衣羽衣立白茆上受印綬以示不臣於是五利將軍嘗夜祠其家欲下其神後裝欲入東海中漢·漢紀[荀悦]【四部叢刊景明嘉靖刻本】

    • 誅茅(3791) / 誅茆(674)

      漢語大詞典·誅茅: 亦作“ 誅茆 ”。

      漢語大詞典·誅茆: 见“ 誅茅 ”。

      宋公爰創宅庾氏更誅茅間岀人三秀平臨楚四郊漢臣來絳節荆牧動金鐃樽溢冝城酒笙裁曲沃匏唐·宋之問集[宋之問]【四部叢刊續編景明本】

      深無數採珠人  宋公宅送𡩋諫議詩  宋之問宋公原創宅庾氏更誅茆間岀人三秀平臨海四郊漢臣來絳節𠛼牧動金鐃樽溢宜城酒笙裁曲沃明·(崇禎)廉州府志[張國經]【明崇禎十年刻本】

    • 結茅(7894) / 結茆(1051)

      漢語大詞典·結茅: 亦作“ 結茆 ”。

      漢語大詞典·結茆: 见“ 結茅 ”。

      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茅屋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子規夜啼山竹裂王母晝下雲旗翻知唐·杜工部集[杜甫]【續古逸叢書景宋本配毛氏汲古閣本】

      作詩以贈云故人昔隱東蒙峰已佩含景蒼精龍故人今居子午谷獨在陰崖結茆屋屋前太古玄都壇青石漠漠常風寒子規夜啼山石裂王母晝下雲旗飜情元·類編長安志[駱天驤]【明鈔本】

    • 茅店(1887) / 茆店(234)

      啼悵佳人來未碧雲冉冉王孫去後芳草萋萋明日相思山重水複古道人稀茅店雞元龍老有髙樓百尺誰共登梯宋·中興以來絶妙詞選[黄昇]【四部叢刊景明翻宋本】

      啼悵佳人來未碧雲冉冉王孫去後芳草萋萋明日相思山長水複古道人稀茆店雞元龍老有高樓百尺誰共登梯明·古今詞統[卓人月]【明崇禎刻本】

    • 縛茅(250) / 縛茆(66)

      漢語大詞典·縛茅: 亦作“ 縛茆 ”。

      漢語大詞典·縛茆: 见“ 縛茅 ”。

    随便看

     

    异体字字典共收录74376个汉字的读音、意思、异体字、用法、释义、造句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汉字,是您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Copyright © 2004-2024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8 3: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