笆 (2577) U+7B06⿱竹巴
異體字表 巴(291402) 䈈(15)
正 字 表 笆(簡)
1. bā
【未集上】【竹字部】:【廣韻】傍下切【集韻】補下切,音把。【廣韻】竹名,出蜀。【篇海】竹有刺者。【竹譜】棘竹騈深,一叢爲林。根若推輪,節若束針。亦曰笆竹,城固是任。蔑筍旣食,鬢髮則侵。【註】笆竹筍味,落人鬢髮。 又【集韻】部下切,音跁。義同。 又【廣韻】伯加切【集韻】【韻會】【正韻】邦加切,音巴。【廣韻】有刺竹籬也。【史記·索隱】今江南謂葦籬曰笆籬。【前漢·司馬相如傳】諸蔗笆苴。【註】文穎曰:笆蕉。康熙字典
正字
[簡] 笆 U+7B06
異體字
[1] 巴 bā (291402) U+5DF4 汉语大字典
笆籬(456) / 巴籬(41)
安排竹柵與
笆籬 養得新生鵓鴿兒宣受内家專喂飼花毛閒看總皆知淸·佩文齋咏物詩選[汪霦]【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安排竹柵與
巴籬 養得新生鵓鴿兒宣受内家教一作専餵飼花毛問著總皆知明·全蜀藝文志[周復俊]【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里笆(29) / 里巴(1689)
栗源堡在縣南五十
里笆 籬堡在縣南八十里當黃沙栗源二堡之中三堡屯田此爲最要黃沙堡在縣淸·(光緒)湖南通志[曾國荃]【清光緖十一年刻本】五年併閬英縣入大石在縣東五十里大江次號為石皷龍基山在縣南八十
里巴 渠江在縣南四十步流入通州界廢閬英縣在州北一百二十里縣本天寳九宋·太平寰宇記[樂史]【清文淵閣四庫全書補配古逸叢書景宋本】名笆(40) / 名巴(1471)
分四釐五毫土名東池塘一坵 一則田北門外上俞門前一畝三分二釐土
名笆 下一坵 道光九年五月日財神殿 縣治正㕔西光緒十五年建 采訪淸·(光緒)奉化縣志[李前泮]【清光緒三十四年刊本】一兩二錢七分五釐 土名魏家塘田 六分租銀一錢六分二釐五毫 土
名巴 墅田 九分七釐租銀三錢七分五釐 土名塔石板王公塘田 五畝六分明·(萬曆)遂安縣志[韓晟]【明萬曆四十年修鈔本】界笆(8) / 界巴(267)
例鄕試文明之盛蓋自開闢以來所未有也 牛頭峝在縣南一百里 東北
界笆 籬堡西南界莽山山高水駛林木蓊鬱 容家峝在縣南 一百四十 里淸·(嘉慶)宜章縣志[陳永圖]【清嘉慶刻本】玻利非亞國玻利非亞又名高袐魯在祕魯之東南東北
界巴 西東南隅界巴 拉圭南界拉巴拉他西南隅界智利西距大洋海縱横皆約三淸·時務通考[杞廬主人]【清光緖二十三年點石齋石印本】
[2] 䈈 bā, féi (15) U+4208 汉语大字典
宋·重修廣韻[陳彭年]【四部叢刊景宋本】: 方尾切○肥肥腯説文曰多肉也亦姓左傳有肥義符非切十一腓脚腨腸也
宋·集韻[丁度]【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畏雷蜰蟲名説文盧蜰也蟦蟲名出北海水上狀如凝脂一曰水母也蠐螬也
金·五音集韻[韓道昭]【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同上奉三肥符非切肥腯說文曰多肉也亦姓左傳有肥義二十腓腳腨腸也
元·竹譜[李衎]【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音與竹 元竹實中 太極竹長百丈 䉁竹
明·廣社[張雲龍]【明崇禎刻本】: 篚筐簍籃肥油脂膩膏豐滿大盛腴胖○壯淝水腓脛賜避○腨厞𨼆蜰䖝
淸·類音[潘耒]【清雍正遂初堂刻本】: 曰妃又音配○肥狒移切肥腯多肉也亦姓舊符非切微韻卜淝水名在廬江